close

在聾、聽老師雙語教授的課程裡,我接觸了很多聾人老師、助教,才漸漸了解自己從前「講話的方式」,其實讓聾人朋友看得很辛苦……

 

只要知道我的工作是手語翻譯,人們便不免提問:「為什麼想學手語?」其實不是家裡有聾人親屬,也跟愛心無關,純粹是一個南部來的男孩在大學校園裡閒晃,遇到手語社的同學以「參加活動,就有好吃(免費披薩)、好喝(可樂)、好玩的(學手語很好玩)」為誘因,上了第一堂手語 圖/圖倪

分享
 

只要知道我的工作是手語翻譯,人們便不免提問:「為什麼想學手語?」其實不是家裡有聾人親屬,也跟愛心無關,純粹是一個南部來的男孩在大學校園裡閒晃,遇到手語社的同學以「參加活動,就有好吃(免費披薩)、好喝(可樂)、好玩的(學手語很好玩)」為誘因,拉著單純不懂拒絕(只想白吃白喝)的我,上了第一堂手語課,開始了我與手語的緣分。

從手語表演到手語翻譯

看過五燈獎手語歌比賽單元的,或是跟我一樣學手語歌出身的人,一定對跟著音樂喜怒哀樂、手到情來的經驗心醉神怡。社團經驗雖然開啟了我對表演的興趣,但當時只把手語當成一種元素、一種發想,在舞台上如拍攝MV般地讓腔調浮誇,像寫字那樣龍飛鳳舞,從不知道手語作為一種語言的真正模樣,也未曾真正接觸使用這個語言的「那群人」,觀察他們是怎麼「說」這些話的。

後來和社團朋友一起報名政府委辦的手語翻譯員培訓班,在簡單的手語問答面試中,聽到主考官笑說「又是一個手語歌的!」想起從前舞蹈課老師曾說,「跳慣國標舞的人,剛學爵士或現代舞時,很容易下意識地出現國標手、扭腰或過閃的表情。」

在聾、聽老師雙語教授的課程裡,我接觸了很多聾人老師、助教,才漸漸了解自己從前「講話的方式」,其實讓聾人朋友看得很辛苦。過去因為不懂而比畫得理所當然,現在明白了反而更加地戒慎恐懼。人生很多事都是一樣的道理。

進入同步雙向翻譯的學習階段後,對聾、聽文化的認識程度也成了一道考驗--聽得懂,才能做到信、達、雅。關於這點,目前教學上還有些爭議:有人覺得不需要聽人老師教學,因為手語是聾人的母語,只要有聾人老師就足夠了;也有人持相反意見,覺得翻譯工作由聽人擔任,所以聽人老師較能清楚說明手口語轉換時,要如何在上下文找到對應的意思(手語同樣具有一字多義或多字一義的特性)。

以我的學習經驗而言,我曾接受過聾人老師和聽人老師的一對一教學,也有過兩方同時指導。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令我獲益良多,也深知跨越有聲和無聲的世界多麼不容易。若是兩者能相互尊重,因應主題搭配教學,不偏廢其中一樣,相信學生會有最多收穫。畢竟,平等、尊重是聾人文化和手語翻譯中極重要的原則。

邊做邊學邊調整心態

因著手語翻譯帶來助人的快樂與成就感,我最後決定以此為業。也正因為同樣的原因,遇到了不少難題及挫折。助人背後,隱藏的是專業界線的議題:手語翻譯員只單純做翻譯的工作(如同其他語言翻譯一般),或是要去協助處理聾人朋友當下的其他問題?我們究竟是協助或是介入?手語翻譯在傳達專業內容時,是否真的抓得住精髓,還是一把手中沙?

此外,面對聽人時,我們常被當成志工(只是來比手畫腳的)、在翻譯場合上被大呼小叫、被要求「順便」搬運東西,或被當成畫面上的障礙物。幾乎可以說,一般人對聾人的不尊重,相對也反映在對待手譯員的態度上。面對聾人時,也難免遇到聾人認為手譯員靠他們賺錢,把手譯員當成助理或筆記抄寫員等等狀況。

邊做邊學邊調整心態的期間,難免自我懷疑,喪失信心,也會自問:「有一流的翻譯員在,聾人朋友為什麼要看二流的我?」在每次殘缺不完美的翻譯工作後,聽見內心兩種聲音拔河。

幸好,每當遇到這些障礙時,我還有一群夥伴,有經驗豐富的前輩可以諮詢,有一起學習手譯的朋友可以討論,不少聾人申請者也會在翻譯後給予回饋,我們互相傾聽、交流。

如今將邁入不惑之年,全職的手譯工作也邁入了第十一年,除了牢記從熱愛手語歌表演,轉進學習手語翻譯的歷程,還想朝更專業的翻譯員目標前進,勇敢面對所遇到的障礙與困難,並相信那些都是引領我進步的墊腳石。

莫忘初衷,莫忘在這些過程中所獲得的快樂,就是持續前進的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