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曾鳳菊
某天,有位媽媽打電話來詢問,她的小孩2歲很聰明,為什麼還不會開口叫媽媽?另外她也問起,她的公公最近在南部中風後,接回北部來住,似乎有些話聽不懂,而且說一些她也聽不懂的話,造成彼此溝通不良!孩子要看小兒科,那公公要看哪一科呢?
言語是最迅速的溝通形式之一,包括正確的發聲、構音及順暢合文法的言辭。但有可能因為感官受損、構造異常、肌肉協調異常或腦血管病變等,造成語言發展或溝通的障礙。
另外,個人生理、心理或心智的發育遲緩、文化及環境等因素,也和語言異常的發生與程度有關。
根據徐道昌等人所著的語言治療學將語言異常大致可分為5大類:
●構音異常:5、6歲時,仍不能熟練一些語音,例如兔子說成褲子,草莓說成倒楣。
●節律異常:說話節律不順暢,出現過多重複、拉長或中斷,如口吃。
●聲音異常:說話的音調過高或過低、音量太小或不適當,和音質嘶啞等。
●語言符號異常:通常由於不同程度的大腦損傷造成符號形成、接收或表達困難。常見可能有失語症、智能不足、語言發展遲緩和經驗剝奪等。
●多重語言異常:具上述2類或以上的異常,如唇顎裂、聽障和腦性麻痺。
語言治療師透過詢問病史、檢閱病歷、聽取病人及家屬描述及完整的言語和語言的評量和檢查,來確認問題,並提供個別化的治療。
最重要就是病人的動機或合作,家屬的配合,在治療室和家裡都能溝通無障礙。 (本文作者為新光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