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7 00:55:00 来源:
【本報港聞部報道】不少港人都愛使用「入耳式耳機」聽音樂,但耳鼻喉科醫生何志謙接受《成報》訪問表示,這種耳機令聲音難以擴散,長期使用有可能造成噪音性失聰,又或是引起外耳道發炎。醫生呼籲市民避免將耳機的音量放到太大,並要保持耳機清潔,以減少發炎的機會。
何志謙醫生表示,年輕的一輩都會經常使用耳機聽音樂,當中「入耳式耳機」在近年愈來愈普及,但他認為這種耳機更貼近耳道,聲音能直接傳向耳膜,難以擴散到耳外,令音量會較傳統耳機更大,市民若長時間使用這種耳機,就有機會造成噪音性失聰。
但怎樣的音量才會對耳朵造成傷害?他解釋,若連續八個小時接觸80分貝的音量,就會影響聽覺,要保持聽覺健康,他建議市民要控制耳機的音量,指出每增加3分貝音量,聆聽時間長度就要相應減半。
發炎流膿應立即求醫
此外,香港港安醫院聽力學家謝敏儀亦提醒市民,聽音樂時的聲浪不應太大,利用「入耳式耳機」可將聲音放大數倍,因此不宜將聲浪調高,或應限制音量,避免不期然地調高聲浪,損害聽覺。
除音量過大會傷害聽覺外,使用「入耳式耳機」有機會導致耳道發炎。何志謙解釋,耳道內的皮膚較薄,容易被抓破而發炎,所以不應將任何物件放於耳道之內,包括「入耳式耳機」、棉花棒及耳挖等,而一旦出現發炎,病人會感到耳痛及耳腫,甚至會有膿液流出。
他表示,病人若忽視問題,病情有機會進一步惡化,嚴重的話可以導致失聰。此外,糖尿病病人如果有耳道發炎問題,有較大機會擴散成腦膜炎,若要避免發炎,最好避免使用「入耳式耳機」,即使要使用,亦應該每日用消毒濕紙巾清潔耳機,盡量避免佩戴逾八小時,耳道一旦出現發炎、流膿等問題,就要停用,並立即求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