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懷抱夢想 茁壯成長
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裡生活著一群和蔣淙一樣的孩子。殘障也許剝奪了他們與正常人自如交流的機會,但快樂並沒有遠離他們。他們打拳、跳舞、運動……在學校被授予“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的揭牌儀式后,孩子們向在場的所有人展現了他們的自信、勇氣和歡樂。
“常人很難想象,台上的三分鐘要讓這些孩子流下多少汗水和淚水。”負責舞蹈教育的孫老師動情地說,“男孩們喜歡街舞。但街舞節奏感強,動作零散,所以在教導時,我們將普通人一個八拍的動作拆解成兩個甚至三個八拍來完成。他們有他們的學習方式,從來不會輕易放棄!”在現場可以發現,孩子們與老師十分親近。“普通家長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他們有時候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對於這些孩子來說,老師反倒參與了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有時候,看著這些孩子,我仿佛能從他們身上獲取力量!”周曄校長一臉自豪地講述了李念同學的故事。她是一名腦癱患者。一個連筆都無法握穩的孩子,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堅持體育鍛煉,終於為學校在特奧會上奪得第一枚金牌。“當她高舉著金牌的時候,盡管她的臉上沒有什麼太豐富的表情,但是我能感覺到那孩子多了一份超越自己的快樂和自信。”“我分明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奧利匹克格言精神!”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朱善璐激動地評價。
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
揭牌儀式之前,一個聽力障礙的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努力地練習著將要表演的武術動作。看到鏡頭對著他,他的動作更加標准而有力了。而坐在座位上的一個孩子也跑上前來跟著一塊練。直到對准他按動快門,他才滿意地笑了……
揭牌儀式之后,幾個孩子表演打高爾夫球。每當有球進洞,台上台下都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孩子們的臉上也隨之露出淡淡的笑容……
採訪小蔣淙的時候,他身后的一個孩子擠上前來,十分積極:“我會打籃球,還能扣籃呢!”
這些孩子雖然在身體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在精神上與正常孩子是相同的。他們也渴望被關注、渴望得到表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湯小泉在揭牌儀式上提出了自己的殷切希望:“讓殘障青少年和健全青少年在共享奧林匹克精神中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和諧發展。”
“我們經常會請和平裡三小等學校,甚至首都經貿等大學的學生來學校開展活動﹔另外,我們也會帶孩子們到社區參觀、交流。”為了讓殘障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社會,學校煞費苦心。“我們是聾啞人,但我們同樣能用雙手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貢獻無聲的力量。”聽障學生楊子用上下翻飛的手語表達了自己的奧運情結。現在學校裡已經有部分孩子開始給志願者傳授手語技能。“為奧運服務者服務相當於為奧運服務了。”周曄校長由衷地說。
小蔣淙是一個很沉默的孩子。她拿起手中的獎牌遞到筆者面前,指著上面的字。當筆者逐一地念出獎牌上的字后,小蔣淙終於開懷地笑了。想起周曄校長的話:“周圍的人必須比他們更快地進入狀況,這樣才能讓他們有安全感。他們就會自然地敞開心胸。”而對於我們來說,“多一份人文關懷”並不是一件多麼難的事。“兩個奧運,同樣精彩”不正是我們追求的嗎?
●鏈接一
殘奧會首次對運動員免費
2008年殘奧會將於2008年9月6日至9月17日在北京舉行,一共20個項目,是殘奧會歷史上最多的一屆,其中賽艇是第一次列入殘奧會的比賽項目。比賽共有18個比賽場館。其中16個在北京,帆船在青島,馬術在香港。預計約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名運動員參賽。根據國際殘奧會的最新公布,第十三屆殘奧會的金牌總數現在確定為471塊,比歷屆少一些。
北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張秋平19日解釋說:“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因為北京殘奧會將首次向運動員提供國際旅費和免費食宿,國際殘奧會嚴格控制殘奧會的規模,從而取消了部分項目,並減少了參賽運動員人數﹔其次,殘奧會的競技水平越來越高,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參賽資格標准的制定也越來越嚴格,比賽規模因此也被相應縮減﹔第三,出於電視轉播的考慮,殘奧會有些項目的普及程度不高,電視收視率較差,因此這些項目被砍掉了。”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新章程,從2008年殘奧會開始,免費提供服務和旅費將成為國際慣例。因此,北京奧組委將首次對參賽的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提供往返旅費並免除比賽期間的食宿費用。
(劉芳)
●鏈接二
你可能不知道的奧運會
殘奧會
殘奧運動最初產生於“二戰”期間,由於戰爭出現大量的傷員,因人而宜的體育活動在戰地醫院僅僅是用於受傷官兵的康復治療手段,經歷半個世紀現已發展成為今天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今日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始於1948年。殘疾人奧運會是不允許聽力殘疾的運動員參加的。所有項目將根據運動員的殘疾類別和殘疾程度進行分級。
特奧會
國際特奧會由美國尤尼斯·肯尼迪·施萊佛於1968年創立。特殊奧運會是國際特奧會為全世界智障人士設立的運動會。它不特別強調競技和競爭,更強調參與﹔比賽規則也具有特殊性,從而為智障人士提供了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並為社會所接受和尊敬。世界特奧會每兩年舉辦一屆(夏季、冬季特奧會交替舉行),2007年世界特奧會將第一次在亞洲地區和發展中國家、在中國舉辦。參加特奧會的是智商在70以下的弱智人參加每項比賽的弱智人運動員都要按照年齡、性別及運動能力分組。
聾奧會
聾奧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開始籌劃的,第一屆是1924年8月16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以后每四年舉辦一屆,相對於“殘奧會”來說,聾奧會還是“父輩”級的——60歲后,首屆殘奧會才誕生。聾奧會的比賽項目和健全人的比賽項目差不多,如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徑、自行車、體操、游泳等。有區別的是,選手在起跑時不用發令槍,而是用旗子來指揮。除此之外,聽力殘疾的人不能參加射擊、射箭比賽。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