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慧芬/台北報導3歲的小明,說起話來像含顆滷蛋,總是含混不清,為此他被割了舌繫帶,上了正音班,走了一大段「冤枉路」後,才被耳科醫師證實其實小明是聽障兒。


    小明的情況不是特例,有不少聽障兒,在成長之路上,因聽不見或聽不清楚,被誤認是自閉、聽障、發展遲緩兒,「繞」了一大圈後,才裝置助聽器,可惜的是,因為這些誤判,他們常錯過出生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薛智仁表示,幼兒約6個月時,就能聽到外界聲音而有回頭等反應,1歲時能叫爸爸、媽媽,2歲時能講完整的句子,但聽不到的聽障兒,難學習說話。


    國外研究顯示,聽障兒在6個月前裝置助聽器或電子耳,未來語言學習能力,與一般人差距不大,但國內新生兒聽力篩檢未納健保給付,總會有些「漏網之魚」的聽障兒,甚至有些孩子入學時會被安排在智障班。錯過出生後前6個月的治療黃金期,聽障兒學習之路通常更坎坷,薛智仁就看過數起重度聽障的小朋友,因為外界「聽」不到他們的心,被誤認為是智障、自閉兒。


    薛智仁表示,聽障兒智力、能力,未必遜於一般人,但需要家長多用心,他提醒新生兒父母,最好能自費為孩子進行聽力篩檢。


 


 



引用:2004.08.04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