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聾人不是啞 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說話
文:黃思朗
社會大眾對於聽障人士的第一個概念就是他們不能說話而需要使用手語。這是錯誤的!其實聽障人士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可以說話和正常人溝通。
聽障人士絕對不一定是啞的。
孩子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的願望。可是當家長發現小朋友是聽障的時候,必定是感到絕望同擔心,對於小朋友的未來感到擔憂。這時候,聽障的家長需要為小朋友作出一個重要決定——選擇口語、手語或口語手語並用。
這一個重要決定是影響孩子的一生。今時今日,我看到我的聽障朋友能夠入讀主流學校發展自己興趣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十分感謝父母當初為他決定學習純口語。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嬰兒學習語言黃金時期由零至六歲。這段時間學習語言時候,就像搓泥膠一樣,這段時期為小朋友打造一個穩定嘅語言基礎。一旦過了黃金時期,無論用任何刺激的方法,難令小朋友學習嘅語言基礎,到時候父母必定恨錯難返。甚至會因為自己的決定令小朋友錯失了學習說話的機會而感到內疚。不但影響小朋友的語言和學習發展,還令到家長的情緒出現負面影響,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為小朋友選擇學習口語決定是十分重要。
聽障學生透過密集訓練,有了語言基礎就可以同正常人一樣入到主流學校。透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時候,能夠幫助他們上堂和建立朋友的圈子。朋友圈子對一個人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透過人際關係的關心、尊重、互相學習獲得滿足感和找到自己價值。對他們成長有變得正面。當掌握發音技巧時,可以學習更多的語言例如英文、普通話甚至是日文和韓文。令學生可以接觸不同的人和事從得以擴闊眼界。在升學或未來的求職能夠表達自己而獲得機會,可以獨立生活。
相反學習手語的詞彙比較少,甚至狹窄,對於一些抽象複雜的概念都難以表達,只能夠用口語表達,例如「空間」、「自由」等概念,非手語所能完全形容。
因為社會上懂得手語的人不多。根據手語翻譯員手冊人數,只有數十人。手語翻譯員和聽障人士比例是1:90000。手語的學生只能夠以手語表達自己,難以和正常學生溝通,令到朋友的圈子更加狹窄。大部分缺乏社交的人,因沒有身邊的朋友幫助關懷和傾訴,令他感到孤單。試想像下,當他們遇上課堂不明白想請教其他人時,而沒有人幫助他們。使用手語的人在面試或求職會相對麻煩。因為他們必須要手語翻譯陪同下才能夠面試,例如9:00面試時都需要手語翻譯員陪同下才能去,大部分的翻譯員有正職和義務性質。有時候未必幫到他們,影響面試的時間。
這種無助的感覺令到這些學生覺得被歧視,會容易誤解別人,令他們的身心靈出現負面的發展,甚至影響他們的性格。
對於後天或職業性失聰的人他們都有一定語言基礎。因此本文沒有太大篇幅討論,反而重點放在聽障小孩把握學習語言最關鍵的時間。
如果以馬斯洛的需求層次(Malow's theory)來說,學習口語人是達到心理需求的層次,令他們邁向更高的層次。由最低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理想的需求。如果學習口語有一定的學習程度、有了學歷或可以自己生活,慢慢對社會有貢獻。
對於之前有立法會議員提出手語成為香港官方語言,對於這個方案我是極力反對。因為一旦議案通過的時候,社會大眾對聽障人士的觀點是聽障人士一定用手語。政府是有責任在政府各大部門、私人機構,甚至中小學提供手語訓練。以方便和聽障人士溝通。這是一個擾民的做法!因為社會人士未必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學習手語,例如醫院醫生工時過長,平均每周長達61小時,部分更高於65小時。而且學生平時的課業忙碌,例如學習二文三語,加上要應付不同考試。如果要學習手語的話,這不是令他們壓力增加。強制學習時容易令別人感到反感,甚至影響聽障人士的印象。就如之前所提及的聽障人士是能夠說話的。假如這個議案通過,令到更多的公司和學校會因為怕麻煩。儘管他們有能力,把這些的學生或求職者拒絕門外,使他們得不到公平的對待,以難以融合社會 。
達致真正融合社會,要讓他們盡早接受語言同聽覺訓練,幫助他們適應社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