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標題:廣州聽障學子首次被“聾人界的哈佛”錄取)

廣州聽障學子首次被“聾人界的哈佛”錄取

廣州聽障學子首次被"聾人界的哈佛"錄取

 

備考赴考路更艱辛,但聽障考生表示,“除了聽,我們什麼都可以做到”

今天是高考日,千萬高考生趕赴考場,書寫人生新篇章。對於廣州市啟聰學校(原廣州市聾人學校)的39名高三畢業生而言,今天很輕鬆。早在今年的三四月,這39名學生便參加了全國聾人高等教育單招考試,均被高等院校錄取,廣州市啟聰學校也連續8年實現100%升大率。其中,20名學生被國內5所本科院校錄取,白雲鶴同學更是得到了有“聾人界的哈佛”之稱的美國加勞德特大學的“入場券”。這是廣州聽障學生首次考上美國高校。

備考歷程

為赴美讀經濟

他狂練英語考SAT

聽障學生也有高考?有的。全國聾人高等教育單招考試就相當於聽障學生的“高考”。廣州市啟聰學校教導處副主任朱銳江介紹,聾人“高考”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底之間進行,學生可報考本科與專科。本科面向全國招生的主要有5所,分別是天津理工大學、北京聯合大學、長春大學、鄭州師範學校和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高校招收聽障學生的專業僅是美術、計算機專業。因此,喜歡經濟專業的白雲鶴將目光投向了美國高校。“我記得以前有人說,因為我們聽不到聲音,練普通話已經夠艱難,更何況學英語出國留學。可是,難道我們不能聽到聲音,不能說英語,也就不能出國留學嗎?未必!”

啟聰學校英語老師謝永旗告訴記者,對聾人而言,英語最難的部分是最基礎的背單詞,“記單詞需要有語音意識,對於聾人而言,音形的對應只能靠視覺來完成”。患有先天性聽障的白雲鶴,在初三前未曾接觸過英語,倔強的他開啟了英語的瘋狂學習模式。他從網上打印了小學英語單詞大全,網購了普通初中的英語教材,英語“零基礎”的他一打開課本便對英語產生了濃烈的興趣。

為了攻克英語,白雲鶴每天花上好幾小時背單詞、學語法,並閱讀了不少英文原著。他還買來了一套套歷年真題練習本,一做就是好幾小時。“家裡經常沒人在,於是我的英語水平偷偷地提高了上來。”

要考“聾人界的哈佛”,除了申請文書、參與聽力測試等外,還必須到香港和上萬個正常的考生一起考SAT(美國高考)。美國高校並沒有因為聽障便降低對考生要求,除了成績,還要看獲獎記錄、社會實踐等。“我們不能學口語和聽力,依然能把英語學好。除了聽,我們什麼都可以做到。” 等待了7個月後,白雲鶴終於收到了美國加勞德特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將就讀工商管理專業。白雲鶴也成為廣州首位考上“聾人界的哈佛”美國加勞德特大學的聽障學生。

謝永旗表示,不同地方的手語並不一樣,將前往美國讀書的白雲鶴,接下來的挑戰便是學習、熟練運用美國手語。

赴考之路

單考單招奔波忙大半月跑五座城市

由於聾人高考是單考單招,因此不同高校的命題、難度、考試時間均不相同。這意味學生可報考多所學校,但也難免“趕場”奔波。“普通高考兩天就結束,但單招單考的聽障學生們要承受一個月長途跋涉的疲憊。”廣州市啟聰學校校長馬麗說,每次老師帶隊出去都會準備好藥箱,預防學生出現身體上的不適。

今年,廣州啟聰學校共有26名學生參加國內本科院校的高考,學校分佈是“天南地北”。最長的路線是怎樣的?朱銳江告訴記者,今年有4位老師帶著26位考生從廣州出發,先前往鄭州,再到武漢,隨後是北京、天津,最後是長春。一趟旅程下來,要花上大半個月。“最趕的時候,今天在鄭州考完,明天就得到武漢報到,後天武漢便開考。”朱銳江說。

考場再現

300人報考招6人她靠讀唇語取勝

記者了解到,全國聾人高等教育單招考試一般由高校自主命題,沒有統一標準,每個學校的難度不一致。聽障考生要根據不同高校的考試內容和要求去備考。考試基礎科目為語數英,選擇計算機方向的考生還要考物理和計算機知識,選擇美術方向的考生增加素描、色彩和速寫等考試內容。

“以英語為例,天津理工大學的難度接近普通高考水平,北京聯合大學的難度相當於普通中考水平。”啟聰學校高三班主任吳雪雲表示,對此教師必須分層教育,要根據不同高校的難易程度分開好幾撥來教學生。

在今年的26名考生中,程雅報考了長春大學的美術專業與融合教育專業,最終被長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融合班錄取。據悉,融合教育專業即聽障學生與普通學生共同上課,因此對聽障學生的要求更高。融合教育專業考試除了基礎的語數英三科,還要考聽寫能力與看畫表達能力,相當於除了筆試,還需要面試。今年該專業面向全國招收6名學生,報考學生達300人。

“面試時有十幾個老師在一旁記錄。”程雅回憶面試過程,一是考官隨機給稿,把稿紙上的字都讀出來,要與正常人的語速大致相同;二是播放一段視頻,要求寫下視頻主要內容,並根據視頻的內容回答問題。這對普通人而言或許並非難事,但對於重度聽障的程雅卻是不小的挑戰。據了解,普通人大約20分貝就能聽到聲音,而程雅需到120分貝才能聽到。

“我覺得很難,可能會讀不出。”程雅說,看視頻時,雖然戴了助聽器,但主要還是靠“看”,利用自己較強的讀唇能力來獲悉視頻內容。她告訴記者,那個視頻是一則新聞,說長春一市民在網上買手機,寄到卻發現是空盒子,“第一遍看,我把買手機看成了買麻辣燙,直到後面才明白” 。

逐夢挑戰

自編自導微電影發明生命手環幫助聽障人士

聽障學生不僅有高校夢,也有執著的興趣。已被天津理工大學錄取的學生彭奕佳,去年被評為“全國最美少年”。他初中時喜歡上了微電影,於是自學電影鏡頭語言和視頻剪輯軟件。高一時,他與同學謝銘琛一起自編自導自演,用手機拍攝了微電影《同桌的你》,獲市級比賽一等獎。

通過班主任的手語,彭奕佳告訴記者,從劇本創作到電影成形,一共花了近一個月,他都是利用正常上課學習之後的課餘時間完成的。他通常都是晚上睡前在腦海裡勾勒情節、台詞,第二天一大早便用筆記錄下來。

 


彭奕佳不僅是小小電影家,還是小小科技發明家。“我一直想,能為我們特殊群體做些什麼。”2015年,他和三個普通人一起研究,發明了生命智能手環。據介紹,災害發生時,可以用手機藍牙將災害信息發送到手環上,接收後手環就會震動,提醒聽障人士及時逃跑。與此同時,謝銘琛同學雖然報考的是計算機專業,但是美術功底也不錯,在微電影創作中負責美工部分,同時也擔任校刊《心曲》的主編,利用學到的平面設計知識,負責校刊的編輯排版工作。嘗試微電影,激發了彭奕佳的導演夢。“現在的電視上並沒有為聽障人士專門設置的頻道。所以我要努力學習,一是幫他們實現夢想,二是親自製作片子,希望有一天可以在電視裡感覺一下無聲世界的精彩瞬間。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