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2
台北科技大學師生研發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北科技大學師生研發「手語即時翻譯系統」,在手套裝上感測電阻,能分辨手語基本六十種型態,組合成手語詞彙,搭配智慧型手機可一秒即時翻譯發聲,讓瘖啞人士「動手說話」!
全台灣約有十二萬多人具有聽覺及語言機能障礙,但專業的手語翻譯證照人員僅二百七十六人,北科大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高立人,指導電資學士班學生蘇宛琳、余佩儒、電子工程系魏新展及電子工程所研究生陳冠宇,花兩年構思到研發,創造出攜帶型的「手語即時翻譯系統」手套。
該系統在手套上裝設彎曲電阻、重力加速度感測器、陀螺儀、大氣壓力感測器等,可分辨手指彎曲、手心面向、手部高度及手部動態動作等,再將這些手語動作編碼,經測試,在手語的基本手型辨識度中高達九十四%,常用的六百多種手語都能翻譯。
高立人說,系統更與手機APP連線,使用者比完手語,一秒就能發聲,另加上Google線上翻譯,等同建立「多國聲道」,要說英語、西班牙語統統OK,而一般人也可把語音轉化成文字,顯示在手機上拿給瘖啞、聽覺障礙人士看,達到溝通,目前系統建立詞彙翻譯,整句翻譯尚待研究。
大四生蘇宛琳說,當初是有特教系的朋友在和瘖啞人士溝通時遭遇困難,且在緊急時刻,瘖啞人士的求救更顯困難,便在大二起與夥伴共同研發手語翻譯。
蘇宛琳說,其中最困難的是分辨手語動作,最後一一分解,搭配各種偵測器,終於順利編碼,參加多次創新應用競賽獲獎,更拿下今年全國大學校院智慧電子系統設計競賽優等獎。
高立人表示,該系統成本約七千多元,但考量這筆金額對弱勢族群仍是不小的負擔,認為可由政府或企業單位出資,在需要的公共場所或私人機構等如銀行、派出所等擺放翻譯手套,這樣只要有聽覺、語言障礙人士上門,就可直接戴起手套,與一般人進行溝通對話,未來將改良設計降低成本,期盼幫助更多弱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