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書是公視「手語新聞」主播、「聽聽看」主持人也曾獲第38屆金鐘獎文教咨詢節目主持人獎及第47屆金鐘獎綜合節目主持人獎,演出戲劇和出版自己的書。(圖/李作鴻、文/林曉莉)
王曉書,這個名字相信大部分台灣人並不陌生,她是台灣第一位聽障模特兒,也是公視「手語新聞」主播、「聽聽看」主持人。她曾獲第38屆金鐘獎文教咨詢節目主持人獎及第47屆金鐘獎綜合節目主持人獎,也演出戲劇和出版自己的書。
王曉書提到,因為受「聽聽看」的製作人賞識,想找她做主持人,一開始她也很掙扎,因為不是新聞專業畢業,新聞內容又複雜很難用手語表達,而且她為學讀唇語,有十年沒用手語,所以讀唇進步反而手語退步,但是仍接受這份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節目是針對聽障族群服務,令她覺得很有意義。
她表示,主播和模特工作性質很不一樣,模特主要是展現自己的肢體與表情,但是主持要背稿,也配合手語翻譯員。「聽聽看」和「手語新聞」也有很大區別,「聽聽看」錄影時可以NG,達到最完美的效果,但是手語新聞是即時,所以播報過程中不允許出錯。雖然手語不容易完整表達新聞,但對她是很大的挑戰,她也常常找厲害的翻譯老師和聾人一起討論研究。
最怕碰到提詞機壞掉
她覺得,播報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碰到提詞機壞掉,一般主播可以用耳機,但是她為了直視鏡頭而不能看提示板,所以一旦配音員發現她的手語不對,就需要專業的翻譯員即時配合。她強調:「口譯員是推動聾人的靈魂人物」,新聞當中提到政治、醫療、社會、民生各方面,會遇到專業名詞不知道手語怎麼表達時,就會和手語翻譯員一起討論。不斷充實自己,多了解新聞。播出後她也會擔心因北中南手語不一樣,導致不能讓全台灣聽障朋友看懂,所以雖然壓力很大,但希望有機會多學習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去呈現。
觀眾回應:「花瓶」 但我不放棄進步
就讀台南啟聰學校的她,接觸較多的偏文字手語,但是聾人一般比較喜歡自然手語。王曉書說,剛剛到節目時很緊張,不知道有些字怎麼用手語,如同「菜鳥」。常被觀眾批評成「花瓶」,相比從事模特兒時都是收到大家的肯定與鼓勵,令她覺得有落差感,雖然收到負面評價時,一開始很灰心,但是換個角度又覺得這是老天給自己考驗,所以她不斷提升自己,慢慢負評減少,反而現在有很多人請教她怎麼手語,令她覺得很有成就感。
人際溝通是最大收穫
從事媒體行業多年,王曉書最大收穫學會人際溝通,因為工作內容接觸以一般人居多,大家有不同背景、文化,為呈現聾人的特色、貼近聾人需求,所以與普通人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樑,大家努力製作出好的節目。在知識方面,以前她不關心新聞,喜歡看戲劇,之前念的學校也很封閉,但是接觸媒體工作後多了份責任,聽到了不同的聲音,所以開始關心新聞,聽聽看報導很多就業、身心障礙、大家需要的事情,她覺得很有意義,更希望能夠活到老學到老。
等小孩長大 還想繼續畫畫 繼續教手語
對未來規劃方面,她表示,在結婚之前,希望做些畫畫、繪本、周邊商品設計。但是結婚後為照顧家庭,生活很忙碌,沒有時間好好分配畫畫,有點力不從心。所以她會考慮等小孩長大,回到畫畫的老本行,繼續做畫畫的夢。她也會繼續從事主持主播,服務聽障人群。嘗試手語的教學,到各個地方教大家手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