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抹眼神、一個動作、一種姿態,彷彿隨手拈來,似不經心,但卻又精確地、巧妙地、有力地傳達了藝術家的創作意念。林良材的人形鐵焊彷彿是從原生的雕塑材質中掙脫出來,作品風格強烈,充滿視覺的訴說力和精神的擴張性,予人獨特的觸覺和感官經驗,令人印象深刻,突顯其藝術品的純粹性與無可取代性。如此的作品張力是藝術家從紮實的學院基礎、平面繪畫、與立體塑形一路發展而來,讓作品充分彰顯現代藝術的原創精神,並構成林良材個人鮮明的風格世界。
        無聲的世界中,時間的延續與世界的演變,全靠視覺觀察與心靈的感通。林良材自幼失聰,然而他獨具藝術秉賦,感覺力超常敏銳,能精準感受到人物動作變化的精髓,掌握最完美的體形姿態,而後運用流暢的線條及獨特的造型語彙,適切地表達出他對時間的存在感受與對空間的構想模式,做出個人對情感和生命最貼切的詮釋。
        1971年從國立藝專西畫組畢業後,林良材一面工作,一面創作,自給自足,過著恬淡單純卻充滿喜悅的生活。三十六歲那年,累積多年的兩百幅畫作在一夕間被竊賊偷光,造成林君一無所有,心情跌至谷底。此時,林良材決定尋求一個全新的起點,於是在1984年帶著過往的繪畫成果,赤手空拳走天涯,以三十八歲高齡遠赴比利時深造。聽覺的障礙使得林良材在國外的學習過程格外辛苦,華髮徒增,容顏日老,然而他憑藉著堅毅的意志力與不屈不撓的決心,加上豐沛的創作理念,一路始終挺拔走來。留歐六年期間,比利時籍教授鼓勵林良材「以眼代耳」,為他開啟心靈世界的另一扇窗,亦因此結交許多良師益友,互相切磋藝造。林君潛心投入創作,藝術成就優異,除了屢獲各項大獎的肯定,更贏得比利時藝壇的敬重與推崇。林良材擅長直接從實際生活中所觀察到的眾生實相著手,以鮮活方式表現個人或群體的神氣樣貌的諸般特質,而其創作題材別包括人世間各種歡樂愁苦。林君的近作更萃取佛教藝術的簡純形式,來表現作品殘缺之美。此外,印象派雕塑家羅丹與義大利畫家莫迪里亞尼的作品都對林良材影響深刻。羅丹偏愛人物題材,擅長頌揚一種凌越人性極限的果敢與堅毅,作品中所呈現的自我矛盾、衝突、掙扎和人生體悟等特質深深吸引林君。莫迪里亞尼擅長人體繪畫,以具有律動感的流利弧線,描繪哀怨女子的軀體,林良材酷愛這種不拘限於比例與透視的表現方式,莫迪里亞尼將人形拉長所營造出的獨特韻味及優雅格調,更成了他靈感的來源。林君汲取上述兩位藝術家的精華而轉化之,在此過程中成就他與眾不同的時代美感。
        對林良材而言,創作是一種充滿喜悅的自我超越歷程,且他童心未泯,創造力源源不斷,在創作中玩得盡興、揮灑自如。在林良材熟練地槌擊、燒灼、切割、扭轉下,一件件自鐵片、銅片中獲得釋放的作品躍然而生,林君舉手投足之間皆充滿生命的感動,一顰一笑之間都令人驚豔不已。
      在此次展出裡,中央大學藝文中心精選十數件林良材的最新巨作,希望能呈現其愈加洗鍊且多元的創作風貌。在林良材2003年新作發表上,他將透過作品,與您的心靈做最深邃的對話。我們誠懇推薦這位熱情的形體思想家,他是最具時代風格的生命探索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