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紅樓劇場「聾啞盲電影院」發表會場眾人合照,
左起:紅樓劇場館長李永豐、導演吳念真、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廖咸浩、歌手蕭煌奇、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柯一正。
記者陳再興/攝影






轉載來自: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二十二日電)(94/08/22)

  紅樓劇場重新出發已經三年了,經營者紙風車文教基金會選擇以「說電影」方式來慶祝。八月起,每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晚上,將安排放映一部國片,由導演吳念真等人「說」電影,邀請視障和聽障族群來用「心」看電影,全程免費。

  目前確定播映的影片有「無米樂」、「跳舞時代」、「翻滾吧!男孩」、「南方澳海洋紀事」、「流水辦桌永不息」。針對視障朋友,劇場將安排知名人士擔任「說書」的角色,在播映的同時以旁白述說電影畫面;聽障部分,則由手語老師現場傳達。

  紅樓劇場館長李永豐表示,這項活動勢必增加風車基金會的經營負擔,但這是「甜蜜的負擔」。

  將在「無米樂」中「說電影」的吳念真過去曾在電影「黑暗之光」扮演同樣說書的角色,他說,電影用說的,可以讓觀者更有想像力。

  同時也是導演的紙風車基金會董事長柯一正經常有「聽」電影的經驗,他說,過去工作疲累時,他會買張電影票到戲院裡,閉著眼睛聽電影,自我想像電影情節的發展,但通常一覺醒來,卻發現電影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自認口才不佳的柯一正表示,要「說」電影他沒輒;但行政院新聞局長姚文智則是私下向李永豐表示,改天要搭配一名女星,共同來為弱勢朋友「說」電影。

  姚文智肯定「用心說電影」相當有意涵,他認為,從電影中,可以感受台灣真實的社會與動人的情感。

  想參加「用心看電影」的聽視障朋友可以打電話到(0二)二三一一九三八0,向陳姿君報名。

來用心進入聾啞盲電影


  西門町的紅樓劇場曾是台北盛極一時的「紅樓戲院」,紅樓劇場經台北市文化局委外,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經營屆滿三週年。紅樓將推出特別為身障者設計的電影院,從8月開始到12月,每月最後一週的週三晚上推出優良國片,包括《無米樂》、《跳舞時代》、《翻滾吧!男孩》等深入市井小民生活的影片,都能帶領身障者用「心」進入。

  紅樓劇場為市定三級古蹟,現今雖以「說唱藝術」來為經營定位。但在民國50至70年之間,「紅樓戲院」是相當著名的電影院,三到五年級左右的民眾可能都有翹課到紅樓看電影,或是搶看西洋片的回憶,但在民國70年後,紅樓不敵其他財團投資的電影院而逐漸蕭條,一度成了西門町最晦暗的角落。
  紅樓劇場委外由紙風車團隊經營後,為了擴大民眾參與、利用,經新聞局電影處的補助,將推出聾啞盲族群的電影院,特別針對視障者安排社會知名人士擔任「說書」角色,播映同時以旁白述說電影畫面;聽障者則安排手語老師到現場傳達電影意義,希望這些平常難得接觸電影院的朋友,能舒適且安心的欣賞電影,並感受紅樓的古蹟之美。
  目前在播放影片上儘量選擇風格和主題相異的優良國片為主,因此,這一兩年頗負盛名的國內紀錄片都是名單之選,目前預計播映的影片,包括甫獲得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紀錄片《無米樂》,還有《跳舞時代》、《翻滾吧!男孩》、《南方澳海洋紀事》、《流水辦桌永不息》等頗獲好評的影片。
  紅樓劇場的館長李永豐表示,紅樓邁入委外的第四年經營,經營團隊常思索「紅樓劇場還可為民眾多做些什麼?」加上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柯一正也致力於電影,並關懷人文;因此團隊構想出公益類型的電影播放計畫,今年的五部影片只是開端,期盼能拋磚引玉,讓更多單位投入社會公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