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洋


 


記得高中時代,歷史老師曾說,使用麥克風上課的老師不是一等一的老師,接著就十分自豪地稱讚自己:「像我聲音宏亮,都不用麥克風,連坐在最後一排的學生都可以聽得見我的聲音」。這件事讓我記憶猶新,並且認為聲音宏亮是做為一位好老師的必要條件。如今我初為人師,也站上了講台,唯一不同的,是擔任啟聰班的老師。然而卻也因為教的是一群在聽力上有障礙的孩子,才讓我在多年後得以重新反省這個長久以來令自己堅信不移的信念:老師聲音大,學生就一定聽得清楚嗎?


六月中旬,我參加了一場探討有關聽障兒童回歸主流的啟聰教育研討會,會後令我收穫良多,也感觸良多。主講人加拿大籍的聽語專家Carol Flexer博士在會中告訴我們,說話時發出的聲音主要包括了母音與子音(亦即送氣與不送氣),當說話的音量放大時,聲音中的母音部分會跟著放大,但是子音部分的變化卻是微乎其微。而真正影響聽話者語言接收效果的,則是子音的部分。聽障者之所以聽不清楚,主要就是其子音接收區的部分發生了障礙使然。換句話說,決定一個人的語言清晰度,主要是視其子音部分的發聲是否清楚而定,與音量大小的關係反而較低。所以,對於一個具有聽覺障礙的孩子來說,即使對他大聲的說「爸爸」兩個字,聽在他的耳中卻常常變成了「ㄚˋㄚ.」。由此可知,教師的音量大,學生也未必能聽得清楚。


事實上,不論學生的聽力正常與否,老師的講授主要是視其是否能達到「清晰」的程度,而非強調音量的大小。如果班上有聽障的學生,那麼老師最好能使用具有調頻系統的助聽發射器,讓聽障生的收音效果達到理想的狀態。至於普通班級,也最好能架設具有提高語言清晰度的擴大音量裝置使每位學生都能受益。


時下有許多老師或覺得音量不夠大,或為了愛惜喉嚨,所以常常自掏腰包購買麥克風,希望上課的內容都能讓每位學生聽到,殊不知效果卻十分有限,與其如此,倒不如考慮一下語言清晰度的問題吧!


出處:小李的特教資訊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