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06-20 錢江晚報





本報訊 杭州朝暉街道老房地社區有一個名叫高成法的聾啞老人。高成法今年66歲了,沒娶妻沒生子,孤孤單單一個人生活了大半輩子。自從11年前從單位退休,關系轉到社區之後,社區社工們就成了他的家人,幫著打理里里外外的家務事,甚至還幫老人理財。從2007年開始至今短短3年時間,高大伯從原先的負資產變成了現在的“萬元戶”。


當月工資半月花光 大伯是個月光族


俗話說得好,“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高大伯顯然是這句話的身體力行者。按照社區書記範鳳娣的說法,高大伯活得很“瀟灑”。

“他呀,可會善待自己了,剛發工資那會滿面紅光,工資一拿到手,就開始亂花錢了。和朋友下館子,買煙抽、買酒喝,還老是買甲魚、黃鱔吃,1800多塊的退休工資,不到半月就花得精光。”

身無分文,下半月可怎麼過?好在平日里鄰居們挺照顧,高大伯就到鄰居家蹭飯吃,有時還不得不向鄰里借點錢。最窘迫那會,連續兩天沒吃飯,餓得胃疼捂肚子。“退休幾年下來每個月都是這麼過,上半月瀟灑得一塌糊塗,下半月窘迫潦倒,根本沒有一點經濟概念。”


存折上交,頭半年他還老大不情願


高大伯入不敷出的財政持續了好多年。直到2007年的一次意外,社工們再也坐不住了。那年4月,高大伯意外骨折住院,存折上僅剩的3000多元花光了,還有2000多元醫藥費也是社工戈麗英給墊付的。

“這樣下去以後老了有個什麼意外,一點保障都沒有可怎麼辦。”社區範書記決定,要求高大伯上交存折,這財政大權從今往後給社區管。

“大伯的退休工資每月有1800多元。存折放我們這了,每星期來社區領300元生活費,逢年過節可以適當增加。剩下的錢我們幫他存著。”社工戈麗英從此成了高大伯的財政專員,每月定期給大伯發放生活費。

“這麼多年大手大腳慣了,財政大權一收,他老大不情願。頭半年,見著我就會和鄰居指手劃腳,滿臉怒氣,說我把他錢都收走了。”戈麗英笑說,直到10個月後,自己把一張7000元的定期存單交給高大伯,他的態度這才有了180度的改變。“他這才知道存錢的好處”。


終成萬元戶,“月光大伯”也懂得節制了


在老房地社區,有一本高大伯的專屬賬本。翻開賬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這3年來高大伯工資的每一筆支出。而每一筆支出的後面,都簽上了戈麗英和其他社工的名字。“我是財政總管,但每一筆錢支出,都要有兩人以上共同監督。”

就這樣3年過去了。在社工們的精心打理下,高大伯從原先的負資產到現在存款2萬多元。

“到了一定額度,我們就給他轉成定期,這樣利息也高些。”範書記說,自從存折上交之後,高大伯也自覺起來,原先大手大腳的他現在花錢也懂節制了。在社工的勸導下,戒了煙,偶爾喝點小酒,也不會大吃大喝,飲食規律了連帶著胃疼的毛病也沒了。“年紀這麼大了,他萬一有個毛病什麼的,有了這筆錢傍身,我們也放心了。”

因為高大伯聽不見也說不了話,範書記專門安排了社工定期上門,社區還專門備份了高大伯家的門鎖。

戈麗英說,現在高大伯早把社區當成了自己家,把社工們當成了親人,“有些事情別人說他不一定聽,可範書記一說他准沒二話。”

從社區採訪完出來,剛好遇到高大伯來社區串門。社工們比著手勢和他聊開了。這些手勢據說是社工們和大伯長期相處下來後自創的溝通方式。

本報記者 王麗 本報通訊員 胡海岩



(內容由新浪北京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