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a中學畢業後求職屢碰釘,靠自製蛋糕掟爛發洩,卻憑此找到出路。


那一口曲奇,不會說話,但能道出人生五味;這位失聰女子,不會說話,但會做出五味紛陳的曲奇。胡慧賢中學畢業後求職屢受挫,試過受騙,更曾失業數載,自閉在家。她愛自製蛋糕然後掟爛發洩,卻因此學得一手造餅好功夫,更憑烘焙的有機曲奇獲青睞,建立自家品牌,重拾自信。



胡慧賢(Ella)小時候很怕去飲宴,「跟親戚無法溝通,感到很孤獨」。她透過手語傳譯說,戴助聽器上街也會被取笑。她在六個月大時患上麻疹引發高燒,繼而失聰,母親竟不察覺,直至兩、三歲時,有次母親弄跌碗碟,她沒被嚇驚,母親才驚覺。



失業多年 創業整餅

Ella小學到中學唸真鐸啟暗特殊學校,「身邊同學都是聽障,大家柴娃娃沒有歧視」。那些年,她活得最開心。中五畢業後她找工常屢碰釘,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全職資料輸入工作,卻被壓價,每周工作六天,只得3,000元。
Ella曾向議員、平機會、消委會投訴,求助無門,多年來承受的痛苦壓力,如今憶起仍會落淚,「不想再記起」。當時她常掟蛋糕發洩,「做了20個蛋糕,一個一個掟爛」。發洩過後,她躲在家製作蛋糕西餅,友人嚐過後大讚,鼓勵她創業。她認為蛋糕只可充飢,不及曲奇具質感,嘴嚼起來可慢慢細味,於是鑽研曲奇。就這樣,創造出一節曲折的曲奇傳奇。



勞工處助就業 玩數字遊戲

【本報訊】Ella是志願組織「聾耳」會員,「聾耳」由李菁的家人成立。李菁是誰?她是嶺南大學畢業的聽障女生,曾留學美國,畢業後矢志春風化雨,但求職時受盡白眼,08年3月從住所跳樓身亡,終年26歲。
悲劇發生後,李菁家人成立「聾耳」,盼喚起社會關注聽障人士,協助他們融入社會。本港現有約七萬名語言困難、聽覺障礙的殘疾人士,不少聾人機構估算,若加上職業性失聰和年老失聰,人數逾10萬。
「聾耳」董事邵日贊說,聽障人士過去多從事文職或會計等工作,若經濟不景,會最先被辭退。因求職局限太多,學歷不高的聽障人士多從事洗車、清潔等獨立性較大工作。他批評,勞工處專為殘疾人士而設的展能就業科,提供多是短期職位,「做得一、兩個月就當有工做,根本係數字遊戲」。




Ella因麻疹引發高燒繼而失聰,幸有母親(右)無微不至的照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