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經過有關部門和協會的努力,上海首名聽障人士在滬通過學車體檢,但還有更多人仍被攔在門外,幾十名迫切想開車上路的殘疾人不得不赴異地考證。上海聽障殘疾人幾年來始終考不了駕照,障礙在哪裡?記者就此開展調查。
學車卡在第一關
在2010年4月1日以前,右下肢殘疾和聽障殘疾人都不能申考駕照。2010年4月1日後,公安部《關於修改〈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的決定》(下文簡稱111號令)正式實施,放寬機動車駕駛證的申領範圍,右下肢殘疾和聽障殘疾人只要達到一定體檢標準,可報考駕照。目前,上海已有數百名右下肢殘疾人拿到了駕照。這讓上海的聽障殘疾人十分羨慕,近幾年來他們也不斷提出申請,希望也能駕車上路,卻始終無法參加駕駛學習。
徐匯區聾人協會主席魏家新是一個民營企業主,2年前他就希望在上海學車,然而,衛生部門和駕駛員指定體檢醫院當時都不接納聽障殘疾人,所以,聽障人士仍被卡在體檢關上。
體檢其實有標準
記者從上海市聾人協會和市殘聯了解到,幾年來,他們帶著殘疾人的呼聲多次與市衛計委協調,對方表示,公安部發文只能約束上海的公安部門,對上海衛生部門而言,必須由國家衛計委發文制定體檢標準,才能據此安排醫療機構對聽障殘疾人體檢。但是,國家衛計委同時向中國聾人協會和中殘聯表示,111號令已對聽障人士學車製定了體檢標準,因此他們不會另外發文。這似乎就成了一個難以解開的結。其實,111號令對各種殘疾人學車都制定了詳細標準,其中對聽障殘疾的規定是:“聽力:兩耳分別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別聲源方向。有聽力障礙但佩戴助聽設備能夠達到以上條件的,可以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准駕車型的機動車駕駛證。”市殘聯和聾人協會相關人士認為,衛生部門和醫療機構可以按照這一標準體檢,不必另行製定頒布一套標準。
無奈之中,今年4月9日,市聾協主席陳捷等帶著4名希望在滬學車的聽障人士“直闖”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要求體檢,這裡是指定對學車肢殘人體檢的醫院。醫院起初並不同意,幾經協調,最終4人中有1人通過體檢,拿到了與健全人相同的《機動車駕駛人身體條件證明表》。
聾人反而更謹慎
上海聽障殘疾人呼籲幾年終於艱難實現零的突破,在高興的同時,也有一些問題懸而未決:十院根據111號令採用的測試方式與外地採用的拍手掌聽聲音方式不同,難度較高,一些已在外地獲得駕照的聽障人士試驗後也未通過十院的測試;這次4人在市聾協主席和媒體記者陪同下“闖關”成功,然而,今後其他聽障人士還能參加體檢嗎?誰也吃不准。
讓上海聽障人士羨慕的是,北京、長沙、青島等城市已依據111號令,對聽障人士大開方便之門,日常進行體檢,開放駕駛學習和考核。最近,魏家新正往返於上海和長沙兩地之間,為的就是圓自己的駕駛夢。與他一起去長沙學車的還有4名聽障人士。他們5人通過體檢後,已順利完成科目一的考試,順利的話,一兩個月內就能拿到駕照了。在魏家新報名的駕校,已有20餘名上海聽障殘疾人順利通過考核、拿到駕照。
針對外界擔心的問題,實踐證明,一方面,體檢合格者應該能夠在佩戴助聽器的情況下聽見教練的指示;另一方面,一部分聽障殘疾人具有語言能力,對於不具備語言能力的聽障殘疾人,教練還可以通過筆談和手勢交流,所以,基本沒有問題。實際上,早在111號令出台前,上海的榮安駕校就曾經培訓過一個聽障學員,他能夠讀懂唇語,所以也能較好地與教練交流。
市聾人協會了解到,聾人並不會因為聽不見而“瞎來來”,相反,他們會更加謹慎。以近幾年來的車禍“肇事大戶”非機動車為例,在上海聾人中,駕駛非機動車的比例相當高,但事故率卻遠低於健全人的比例。而且,從全球經驗來看,美國、加拿大、芬蘭、韓國、俄羅斯、泰國等許多國家都允許聽障人士申考駕照和駕車,英國一項統計顯示,殘疾人和健全人的交通事故比例為1 ∶286。市殘聯和市聾人協會相關人士都呼籲,主管部門應當打消對聾人駕車的顧慮,積極支持殘疾人參加駕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