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世界大部分國家,美國的健聽家庭裡的失聰小孩往往會用自發的家庭手勢做簡單交流;不過今天美國的中學及大學,很多都開辦美國手語課程。美國手語是一種有別於英語的語言──它有自己的語法及文法,並有自己獨有的文化。現代美國手語的起源取決於各種歷史因素和事件,其中包括了聾人教育、北美洲原住民族所用的手勢、麻薩諸塞州裡一個小島的獨特情況、一位嘗試教導一名失聰女孩的教士、當然還少不了本身使用手語的聾人的創意與智慧。


義大利於17世紀開始使用標準手語,而法國也於18世紀開始使用;這些標準手語為聾人教育訂下了基礎。古法國手語是由一位住在巴黎,名叫 Charles-Michel de l'Epée 的修道院院長開發,在他的聾人學校裡使用。這些標準手語都是根據當地聾人一直使用的自然手語作為藍本,再配合當地口語的文法特色發展而成。


美州印地安人使用平地印地安人手語作為族與族之間的溝通語言,這種手語對美國手語的影響暫未可知。


18世紀時,在麻薩諸塞州對開海域,瑪莎葡萄園島上,由於創始效應以及該島離岸之故,聾人人口比例遠超於美國本土的水平;許多家庭都有失聰成員,因此瑪莎葡萄園手語成為該島上無人不知的語言。當時的情況,讓島上幾乎所有人都能從小輕易習得手語。


公理會教士及聾人教育者湯瑪斯·霍金斯·高立德被公認為將手語於北美洲發揚光大的第一人。當時在一位失聰少女 Alice Cogswell 的父親懇求下,高立德開始調查聾人教育法。19世紀初,他造訪了 Epée 在巴黎的學校,說服了該校一名老師羅倫·克雷克跟他回美國。1817年,他們兩人在康乃狄克州哈特福開辦了美國聾啞人院(現為美國聾人學校),向美國失聰學生教導手語。


各種歷史因素在該校融和,美國手語應運而生。該校許多學生都是從瑪莎葡萄園而來,並將他們自己的手語,跟克雷克的古法國手語混合使用;其他學生也帶來他們原居地的手語或「家庭手勢」。毫無疑問,學校裡的學生也自創了不少詞彙;如果北美原住民手語真的對美國手語帶來影響,應該也在當時吸納入美國手語當中。


由於法國手語對該校早期的影響很大,現代美國手語的辭彙,有六成跟法國手語相同;而美國手語和英國手語則是幾乎完全不一樣。


這所為聾人而設的公立學校畢業的學生,繼續將美國手語發揚光大。許多畢業生陸續在各個州開辦聾人學校,把高立德和克雷克的教育法傳授給不同的人,並致力伸展該手語,及予以標準化。不過正如其他語言,美國手語也有地域性特色。


美國手語訂立後,於19世紀後期,口語主義者與手語主義者展開激烈的爭論,其中包括了不少德高望重的名人,如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口語主義者贏得不少爭論;有很長一段時間,社會及學校裡都壓制了手語的使用。很多人甚至不把手語當成一種語言。這種情況在1955年有所改變,當時一名英文教授威廉·史托科高立德大學受聘後,開始對美國手語著迷,並積極研究。後來,他在語言學期刊裡發表了美國手語的詳盡語言學分析,成功說服了學術界把美國手語視為自然語言。


美國手語一直在發展;今天美國手語陸續增加各種手勢,以趕上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