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年 04月 21日 09:29    中國窗









 港府經常強調「傷健共融」,正是營造和諧社會的動力之一。手語好,還是口語好。對於健聽人士來說,分別不大,但對於聾人來說,影響深遠。今年6月,國際聾人教育會議將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世界聾人聯盟藉此機會要求會議當局正式為1880年米蘭會議禁止手語教學的決定公開承認錯誤。由於有此錯誤決定,影響所及,本港在推廣手語的進展是停滯不前。 商報記者 劉楚婷


    根據香港聾人協進會的統計,本港約有9000名聾人及10萬名聽障人士。該會主席麥海華慨嘆,本港對聾人的教育異常落伍。聾人的母語——手語被輕視其價值,迫使聾人走向邊緣化,成為社會隱性的弱勢社群。


    他說:「最費解的是連辦聾人教育的專業人士也否定手語對聾人的重要性,令人非常失望。與台灣比較,本港在推廣手語是停滯不前,如果當局明白到手語的重要性,相信可以改變現況。」


    手語雖不一傷健可溝通


    麥海華表示,手語是聾人的母語,聾人即使無正式學過,但也會有自然手語,無一個特定的規範。一直以來,部分聾校仍會教手語。


    手語最初由法國創立,之後再傳至美國。19世紀中期法國、美國的聾人教育均是推廣手語,並認為聾人學手語有助增加智力的發展。手語教育更能幫助聾人與健聽人士的溝通。美國手語與法國手語是非常類似,但英國手語是另一套。基本上,手語與其他的語言一樣,每個國家的語言也會有少許分別。內地的手語以普通話為主,還有四川話、福建話,台灣話的手語,香港也有自己一套手語,聾協與聾福所教的手語也有點分別。


    「手語雖然無一個統一的課程,但在聾人群體中是有約定俗成。加上聾人的群體較狹窄,他們之間比較容易建立互信關係。聾人亦很少入學,此情況有點類似本港50、60年代,不同的中國方言都流通。直至學校主要用廣東話教學,以廣東話作溝通及學習,只有與親人及同鄉才會講本身的方言。」


    他說,手語的人名可能不統一,如用手語打出特首曾蔭權,有人會用「曾」,但又會有人用「煲呔」。


    禁手語教學如種族滅絕


    麥海華指出,1880年在米蘭舉行的國際教育會議,該會議主要以健聽人士為主,聾人參與很少。此次會議正式通過口語構音對聾啞者進入社會的優勢,原因是聾人的世界很小,健聽人士佔90%。聾人在健聽人士的社會生活,就必須懂得唇讀。健聽人士不會遷就聾人,學校教學也不鼓勵聾人用手語,甚至不容許在學校用手語。


    「上世紀80年代,本港的聾人學校仍然不鼓勵手語教學。所以,有聾人認為,此舉近乎是種族滅絕,相等於不容許人學母語。例如是一、七的發音,對於聾人來說,分別不大,他們靠口形辨別並不容易。」


    他說,自從1880年起所有聾校都強調唇讀,但最終發覺是不可行。直至1980年代的研究,得出聾人學習手語對於智力發展會有幫助。研究人員比較聾人父母與聾人子女,健聽父母與聾子女,發現聾人的聾人子女的智力發展較佳,原因是聾人父母可以用手語與子女溝通。至於健聽人士通常較遲發現子女聽覺有問題,學習手語也較遲,影響了聾人的智力發展。


國際公約確認推廣手語


    麥海華表示,現階段會有轉機,首先是康復專員提出推廣手語小組,其次,2008年聯合國殘疾人士公約,中國亦是簽署國之一,香港亦會跟隨。此公約已經確認手語(sign language)是一種語言,各國必須積極推廣手語。今年6月國際聾人教育會議,世界聾人聯盟會動議,譴責1880年米蘭會議對聾人帶來的傷害,希望能讓公眾把錯誤觀念重新糾正過來。香港聾人協進會屆時提出書面支持,表明立場。


    「本港已簽訂殘疾人士的公約,政府是有責任去推廣。教育局應該正視此問題,如何為本港聾童提供手語與口語並融的教學環境,不會阻礙他們。另外,為教授聾童的教師,提供手語教學訓練,最終能做到雙語教學。政府要正視聾人在生活上須要有手語翻譯,目前只有10多位。相對於9000名聾人及10萬名聽障人士,實在是微不足道。我們亦提出加強手語翻譯員的培訓及認證計劃,協助聾人融入社會,例如聾人到醫院、警署及法庭、處理日常生活,都有需要手語翻譯員的協助。」


    他指出,本港是有資源去做,但大眾傳媒向來亦忽視聾人權益。即使是政府的大型公布,如施政報告都沒有手語翻譯。其實手語翻譯的成本不高,但對聾人有幫助。如果電視台的新聞報道及政府重大公布都有手語翻譯,慢慢可以將手語統一及規範化。最終形成一套香港式手語。聾協會繼續爭取,由於本港已簽訂聯合國殘疾人士公約,政府遲早要作出改變,至少在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及立法會提供手語翻譯。


    聾校採雙語口手並用


    聾人不一定啞,只不過聽不到自己發聲。即使是裝了人工耳蝸,或佩戴助聽器,可以改善聽力,但必須自幼做起。正如每個人的語言發展期是2至3歲,有些兒童可能是後天發燒導致耳聾,但由於基本上有過學講話的機會,尚有可能恢復講話。如果很後期才裝人工耳蝸,但講話仍然是含糊不清。


    「嚴重的聽力障礙就一定要用手語,如果聾人能夠熟悉用手語,自然可以建立一套語言系統。其實聾人的手語,本身就是一套語言系統,慢慢可以建立言語結構及邏輯思維,最終可以掌握到複雜的內容。學習手語會影響到聾人與健聽人士的溝通、阻礙口語學習等觀念都是錯誤。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後,很多研究顯示,不應該限制聾人學手語,在教育方面更應該強調雙語教學。」


唇語不濟事人工耳蝸貴


    「許多教聾人的教師都是健聽,在1880年以前,由聾人教聾人,教師亦會學習手語。現時的情況反而是教師不懂手語也可以任教聾校。」麥海華帶點激動地說,即使是聾校校長也認為,手語遲早變成清朝的語言。此說法令人遺憾,可見他們是不了解聾人的學習及困難。


    美國及加拿大的聾人大學早已採用「口語手語並用」,聾人與聾人及健聽人士都可以溝通無障礙。


    支持唇語教學的觀點,認為大多數人是健聽,聽障人士有助聽器幫助,又或是趁早安裝人工耳蝸,可以如正常人一樣聽到聲音。他指出,對於聾人來說,始終無法完全解決到聽力困難的阻礙。人工耳蝸手術昂貴,每隻介乎8至10萬元,更要年輕時才可以做。


    隨□先天性失聰的人數愈來愈少,關注的人士不多,能了解聾人感受的人僅屬少數。他指出,並非只有嚴重聽障的人士才應該學手語,即使是弱聽人士及裝了人工耳蝸,學習手語也會幫助與其他人溝通。


    融合教學聾童更難適應


    中大研究的雙語共融教學,在課堂中加手語傳譯員,有助改善聾人教學。麥海華指出,現時的做法是推廣手語,鼓勵健聽人士用手語與聾啞人士溝通。至於內地的情況,分為普通話手語及地方語言的手語。一直以來,聾人教育亦是以手語為主導,但現時強調口語教學。所以,在聾人的圈子之中,手語教學與口語教學的爭議性最大。至於聾協是支持雙語,口語與手語並用。聾人教師要懂手語,有需要的時候用手語表達比較複雜的概念,幫助聾人學生跟上進度。


    有研究顯示,3、4歲時聾童與健聽兒童的智力發展基本相若,但自入讀小學之後,語言學習愈來愈困難,造成很大的學習障礙。


    「自從推行融合教學,聾童入讀主流學校,所面對的困難更大。聾協爭取的是,在學校要手口並用,教師也須要有手語的訓練。不過,現時根本無雙語教學,更無手語教學。基本上,現時本港的聾人學校僅有一間啟聾學校。聾校可以接受學生打手語,但不會利用手口語並重,這些都引起很大問題,影響學生情緒及行為。反觀,美加的聾校都採用雙語教學。」


    先天失聰減不可被忽視


    麥海華要求教育局正視聾人學習困難的真實情況。雖然小學生只餘下200至300名,部分也會佩戴助聽器,但仍然有需要學手語。對聾童來說,盡早學手語對於智力及言語發展會有很大幫助。


    「聾協希望能幫助到聾人的家長,已成立聾童家長小組,教導父母學手語,協助輔導聾童的成長困難及需要,藉此減輕聾童家長的無助感。」


    聾童的數目愈來愈少,先天失聰的人數很少,主要是醫學改善,產前檢查等可減低發病機會。不過,人數雖少,但不代表可以忽視。由於融合教育,此批聾童分散在不同的學校,更難輔導,所以作用不大。除非教師能提供雙語教學。


聾協活動反映聾人現況


    20年來,本港的聾人政策無大進步,相對於鄰近地區如台灣,實在是落後。2009年台北舉辦了「第21屆聽障奧運會」,反觀香港一直推廣共融社會,但普遍對聾人的重視及尊重是不夠。歸究其原因是聾人是隱性殘疾,外表看來與健聽人士無大分別。加上聾人之中不少更是聾啞,根本無法發聲去表達。


    麥海華表示,一直以來,社會人士對於聾人是忽略。聾協希望舉辦更多活動,讓更多社會人士認識聾人的狀況。去年該會舉辦了第一屆香港聾人節,今年9月將會舉辦香港第一屆國際聾人電影節,播出多部與聾人有關的電影。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教導聾人學習拍攝電影,將聾人的故事寫成劇本,讓健聽人士了解聾人另一面的生活。


    聾人難有出頭天


    他說,1880年以前,聾人社群尚有發展,不少聾人可晉升為專業人士。反而米蘭會議之後,近100年以來對聾人帶來好大打擊。聾人教師的數目減少、聾人成為專業人士的數目更少,主因是聾人的母語受限制。本港的心光盲人院曾培養不少失明學生,出現幾個成功例子,但聾人成功就很罕有,這與從小受到壓抑有關。聾人就學處於弱勢,平均來說,讀至中五已不多,少數升讀預科,但再繼續升學則寥寥無幾。


    至於聾人的就業情況?他指多是從事一些體力勞動的工作,近期聾協推出家務助理的正規訓練課程,很受歡迎。


    世界和香港聾人手語教育歷史


    1880年 米蘭舉行的國際聾人教育會議通過方案「口語構音對恢復聾啞者進入社會,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性」;此後直至1960年代,在歐洲以手語作為教學語言,大多是被禁止或壓制。


    1965年 港府封殺幾間「手語式聾校」,改為「口語式聾校」推行聾童學習口語式教育及禁止手語教育,影響聾童發展腦力,聾童畢業後,導致他們的前途很困難。


    1968年 教育署出版香港聾人手語字彙,但一直未為聾校使用,推行口語教學近40年。


    1968年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成立,堅守口語式聾人教育的理念。


    1976年 香港聾人協進會成立,堅守手語式聾人教育的理念。


    2004年 中文大學成立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並與幾間普通幼稚園進行融合教育,提升聾童的學習能力,可提升讀大學的機會。


    2005年 中文大學獲賽馬會資助,於普通幼稚園展開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


    2008年 中文大學的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已發展至二年級學生。


    2010年6月 國際聾人教育會議,主題為合作及參與,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世界聾人聯盟亦藉此機會要求會議當局正式為1880年米蘭會議禁止手語教學的決定而公開承認錯誤。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藍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