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思俊
根據調查香港有150,000的聽障人士 ,而一般人士對聽障人士第一印象是需要用手語和別人談天 。有的人的耳上戴上了助聽器。可是他們大部分是以手語和別人溝通的。
社會上的方向都是提出以共融 ,例如不會因為身體的殘障而影響就業學習的機會 。可是在新聞上看到很多的是聽障人士遇到很多的困境 。例如在學習、工作上被岐視這都是令人心痛的。有時候我也覺得他們很可憐需要接受別人的幫助,可是我們只能夠幫助他們解決短期的困難 。而沒有讓他們去學習如何解決困難 。歸根究底是他們不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 引起了不少誤會,自我意識 自尊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根據於美國芝加哥的 DePaul University 所執行的科學實驗也顯示了: 高度的自我意識可以增進團隊合作的表現。自我意識是包括了解自己個性情緒 動機 。擁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可以表達最真實的自己,變得積極 而不是被動。
一般人都會會以聽障人士稱呼聾人 。因為感覺上比較有禮貌,可是有一次的經驗令我嚇倒了。
記得有一次去了聽障人士的一個分享會 ,他們用手語表達自己 旁邊有一個的手語翻譯在場 。這一位聽障人士不斷強調我們是聾人,聾人不要叫我們為聽障人士。當我聽到我便發覺原來他們比較喜歡用聾人稱呼自己。我還記得我出席另一個會議的時候叫他們聽障人士的時候 ,他們的面部表情180度轉變,而且用了強硬的面和口形和我説:
當時我真的不懂怎樣回應,而我自己的想法是用聽障人士稱呼會比較有禮貌。例如我們以視障人士稱呼視力有問題的人,而不是用盲人。因為盲人、聾人是以住舊式的叫法,而社會的進步令我們學會以尊重讓他們能夠接納自己,得到尊重,而不是一味叫社會大眾稱呼為聾人。當需要別人尊重時需要互相尊重,如果這樣子何以叫人尊重呢?
銀幣有正反兩面。香港不是所有的聾人以手語溝通 。而有的人是能夠像普通人一樣溝通。他們可以開心地讀書、建立朋友圈子,有的甚至能夠透過打球獲得世界排名。在他們的訪問當中發現他們都有一種特質 :自信心高和能表達自己。其中令我印象深刻是其中一向話,他說:
由此可見聾人跟隨潮流用聽障取代聾人。以讓社會大眾容易接受和讓自己得到重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