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採訪/趙軒翎、施靜沂
  • 文/沙珮琦

Photo source:采昌國際多媒體

隨著電影《聲之形》的上映,聽損兒童在同儕間遭遇霸凌的問題開始受到一般民眾的重視。其實,對於聽損兒來說,除了有面對霸凌的可能外,更有各式挑戰等著他們。

這一次泛科學拜訪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他們長期關注台灣的聽損兒童,幫助他們學習聽與說,陪伴聽損兒走過艱辛的冒險之旅。透過雅文基金會,我們要一起來認識聽損兒的冒險旅程,你準備好了嗎?

冒險開始前,角色特質確立好

在漫長的冒險開始之前,首先需要確認角色的特質為何,才能夠迎接挑戰。現今對於聽損兒的檢查已相對完善,新生兒聽力篩檢通常在出生後 36~72 小時進行,若在此時婦產科或小兒科醫生發現異常,會轉至耳鼻喉科做更詳細的診斷。

完整的聽力檢查包含:

  1. 聽性腦幹誘發反應檢查(ABR)
  2. 中耳檢查
  3. 耳聲傳射檢查(OAE)
  4. 聽性穩定狀態誘發反應檢查(ASSR)
  5. 行為聽力檢查

透過以上種種檢查,便可更加準確地判斷聽力損失的類型、程度,其中,藉由行為聽力檢查更能夠進一步繪製出專屬的聽力圖。藉由聽力圖和各種診斷結果,便可以得知聽力損失狀況。

聽力圖中的兩個參考數值分別為橫軸的頻率(單位:赫茲)和縱軸的音量(單位:分貝)。測試時,會對受測者播放不同音量和頻率的聲音,並記錄下測得的「聽力閾值」(即聽到聲音的最小音量),將各點連接起來後,形成的折線圖便是聽力圖。兒童正常聽力閾值為 15 分貝,下圖的灰色區域標示出了聽力正常的範圍,超出灰色區域代表有聽力損失。

灰色區域標示出了聽力正常的範圍,超出灰色區域代表有聽力損失。圖/By Chandramaas,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

這些詳細的檢查資料也有助於評估兒童的殘存聽力,並協助判斷兒童所需要的輔具類型。而在確定聽損狀況後,耳鼻喉科便會將兒童轉介給聽語教學單位,以便進行後續協助。

確定聽損狀況→給予輔具→檢驗輔具是否恰當→轉交老師做後續教學

一道又一道檢查程序,對於家長和兒童來說,就如跑關一樣,其實並不容易。而不同的「關主」也會影響到跑關的速度:有些醫生在確立兒童有聽損的當下便會進行轉介,有些謹慎的醫生則會再三確認。如果孩子有聽力以外的狀況(例:腦性麻痺)或是受測兒童在檢測時哭鬧(情緒不佳),也都有可能影響檢查結果。

無論如何,在這個階段需要謹記八字箴言:「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如果能盡快確定孩子的聽損類型,也能早日開始給予必要的訓練和協助。

裝備買齊後,「戴好戴滿」最重要

確定了聽損類型後,接著便要找到適合的裝備了。

就像近視的人要配戴不同度數的眼鏡,聽損兒也需依聽損狀況配戴助聽器或開刀裝上電子耳。

現今常見的聽力輔具大致分為助聽器和電子耳,兩種輔具的原理並不相同:助聽器的作用在於放大音量,而電子耳則是在耳蝸內植入電極,將聲波轉換為電波,進而直接刺激聽覺神經。

電子耳會藉由電極直接刺激聽覺神經。 圖/By 蔡善清,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一般而言,透過電子耳所聽到的聲音和平常的聲音具有一定的差異,兒童聽損若是達 90 分貝以上、本身殘餘聽力不足,需動手術將電子耳放入內耳;由於手術要麻醉,需醫師完成術前評估後才可進行手術。

無論使用哪種聽覺輔具,都有各自的考量,應當徵詢醫師及專業聽力師的建議。而對於親友來說,堅持將聽覺輔具「戴好戴滿」才是關鍵,不可以因為自身判斷輔具太大聲而停止配戴。除了穩定配戴之外,更要天天保養、1~3 個月回廠檢修,以確保輔具維持在良好狀態。

不同聽力損失程度可能適合不同的聽覺輔具,圖中男孩左耳使用助聽器,右耳則配電子耳。圖/雅文基金會提供

把握剩餘聽力,解開聽覺口語成就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聽損兒童都擁有可加以運用的剩餘聽力

雖然每一個聽損兒童的聽損程度各有差異,但大多數聽損兒童擁有剩餘聽力可以運用,若能盡早開始進行訓練,聽損兒便能把握這項能力,進而增加透過聽覺學習語言的機會,讓口語表達不再是天方夜譚。

每一次的聽覺口語教學課程中,必定會有聽覺口語師、照顧者和孩子本人在場。

聽覺口語教學課程需由聽覺口語師、照顧者和孩子本人一起進行。圖/雅文基金會提供

聽覺口語教學法中,第一項訓練重點便是如何「聽」。

對於一般人來說,聽實在是一件太自然的事情,不過,聽損兒童雖能聽見聲音,卻不易區分哪個才是主要聲音,因此會不知道要專注在哪個聲音,學習時間因而較一般兒童來得長,需要多次複習。

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老師便須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兒童「要注意聽!」或是問他們「剛剛聽見了什麼?」兒童如果回答正確,老師會適時給予正向鼓勵,如此反覆練習、循序漸進,讓兒童越來越熟悉該如何運用自己的聽力去聽到該懂聽的聲音內容。

由於聽覺是學習說話的必備條件,兒童如果學會了「聽」,才有辦法進一步開口「說」。社工提到,有些家長就是在學語期發現孩子口語發展較同齡孩子慢,才知道小孩有聽力損失的情形。聽覺口語師表示,若是沒有盡早開始訓練,則需要更加倍地努力才能學會聽與說。聽語學習是在和時間賽跑,一旦發現聽損,都不應該有所延誤,方能讓兒童把握剩餘聽力。

閱讀理解不簡單,支線任務有難度

除了聽覺口語的相關訓練外,聽損兒童需要面對的另一個重要關卡便是閱讀理解上的困難。由於閱讀理解包含識字解碼和語言理解兩部分,而聽損兒童在語言理解上會較一般人弱,雖能識字,卻可能無法連段成文,也因此在閱讀時無法完整理解內容的描述。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

就像這句直譯為「蝴蝶在肚裡飛舞」的短語一樣,即便知道每個字的單獨意義,但如果無法從生活的口語經驗中理解這種用法,便不知道它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其實是「緊張」;因此,對於聽損兒童來說,在閱讀該片語時將產生困難。

此外,有許多研究顯示 17、18 歲的聽損青少年,雖然認知能力已經相對成熟,卻只有 3、4 年級兒童的閱讀能力。會造成這樣的落後情形,有很大一部份是由於聽損兒童語言理解不佳之故。其中一個造成聽損兒童語言理解薄弱的原因是因為聽損兒童的並不習慣「跨聽」。

聽損兒童易有跨聽困難,無法像一般人一樣同時處理多項聲音訊息。圖/By Couleur@Pixabay

想像我們正在咖啡廳跟朋友聊天,除了談話內容外,我們還會聽見咖啡煮沸的泡泡、服務生走近的腳步,甚至知道了隔壁阿姨的女兒最近偷交新男朋友,她正準備要棒打鴛鴦(誤)。

對於聽力正常的我們來說,不但可以同時接收到各式各樣的聲音,更能夠從中分辨對自己有用的資訊;這些零碎的訊息不但可以讓我們獲得小知識,也可以增進我們的人際技巧、促進邏輯連結。

相反地,對於聽損兒童來說,光是要聽到朋友說出的主要訊息就已經吃力了,自然沒有力氣注意到隔壁大媽的八卦。

在《聲之形》中,女主角的同學曾指控她都不去接收別人拒絕的訊息、自以為是地活著。這樣的指控除了女主角的心理因素外,其實有很大部分是因為聽損兒童無力捕捉和處理各種細節聲音,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況下,常會被人誤解是自私或沒禮貌的人。

Photo source:采昌國際多媒體

擁有正確認知,不怕終極 Boss

大大小小的誤解累積在一起,聽損兒童便可能被迫在生活上面對許多「小怪」──這些源於不了解的惡意會讓聽損兒的生活越發艱難,更有甚者,也可能會出現類似於電影中的霸凌問題。

根據雅文基金會的社工分享,超過半數的聽損兒都曾經透露出自己在校園生活有不好的人際相處經驗,然而,由於自身的生理因素和相關遭遇,讓他們很容易將一切問題都歸因在自己身上,甚至認為自己不應該擁有幸福快樂的權利。

這樣錯誤的歸因可說是聽損兒冒險途中的「終極 Boss」,這可怕的大魔王會不斷打擊他們的自信;而一旦完全失去了信心,聽損兒便有可能自暴自棄,對於一切都抱持著消極態度。

錯誤歸因可說是聽損兒要面對的大魔王,如果世界能更溫柔地對待他們,或許就可避免這種結果。圖/By Toni Birrer@flickr

其實,無論是聽損兒本身,或是周遭的人們,都應該建立起正確的認知,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眼鏡比喻一樣,若我們不曾用歧視的眼光看待近視族群,又何須對聽損兒另眼相待呢?

只要我們用健康而正確的態度去對待他們,了解他們可能遭遇的難處,並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提供協助,便能成為聽損兒最強大的補師。

相信我們都可以成為聽損兒童的戰友,而不是敵人。

  • 致謝:感謝雅文基金會聽力師林淑芬、聽覺口語師賴紀閩、社工員陳暐文、聽語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詹益智、研究員陳姵樺、宣傳教育部專案執行呂雅雯接受採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