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岸本淑子靜靜地坐在後院的走廊。大阪的冬天雖冷,今天卻出現了難得的太陽,暖暖地照在身上,淑子看著在草地上跳躍的小麻雀,尖尖的小嘴一開一合,牠想說什麼呢?淑子想著,如果聽得到,也許我能明白牠的意思呢。

背後有什麼輕輕推了淑子一下,她回頭,兩隻小尖耳下,一對漆黑的圓眼睛直直地看著她,是家裡的柴犬「蜜柑」。她笑了,蜜柑是來告訴她,「爸爸」回來了。

淑子和丈夫岸本宗也都是聽障人士。宗也是個畫家,原為台灣人,戰時因爆炸的巨響而使聽覺神經受了損害。淑子則在一歲時因感染痢疾,在高燒中喪失聽力。宗也到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修習繪畫時認識了淑子,婚後便定居日本。蜜柑是他們的「導聽犬」,也是他們的寂靜世界和外界的重要橋樑。

蜜柑是「日本導聽犬協會」訓練出來的,也是協會中第一隻受到國際認可、合法搭乘日本國鐵JR的聽導犬。講義為了了解更多細節,主動聯絡該協會,很快便收到由會長有馬元先生親自署名的回覆,表示願意提供資料和照片,更熱心地問我們需不需要採訪實際和導聽犬一同生活的聽障人士,推薦的就是住在大阪的岸本宗也、淑子夫婦。信件來往間,馬先生告訴講義,岸本先生是個溫和有禮的人,讓他對台灣人士留下很好的印象,和淑子女士相依相惜的深厚情感也讓他十分感動。

在台灣,人們可能對導聽犬這個名稱有些陌生,其實牠和導盲犬的功用一樣,就是當主人的耳朵,把聽到的訊息告訴主人。日本導聽犬協會將導聽犬的工作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保護主人及家人的生命安全,在火警等警報器響時警告主人、嬰兒哭時將主人帶到嬰兒的所在地、發生意外時替主人求救、聽到車聲或腳踏車的鈴聲時阻止主人前進、掉落小東西(如鑰匙)時替主人撿起等。第二類是替主人辨識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聲音,包括:在鬧鐘、門鈴、傳真機、開水壺響時提醒主人,以及有人叫主人的名字時帶主人過去。

導聽犬的訓練程序和時間長短會因各團體規定略有出入,以日本導聽犬協會的標準來說,入選的狗會先在寄養家庭居住二到十個月,接受一次性向評估後再返回寄養家庭居住二到四個月,之後和申請導聽犬的聽障者會面、配對,並確認聽障者的個人需求,例如計畫要生小孩的家庭,就要特別訓練狗兒學會聽嬰兒的哭聲。第一階段的訓練期間為最少四個月,每天正式的訓練只有十五分鐘,協會解釋,狗的集中力有限,無法進行太長時間的訓練,出入公共場所時的禮儀訓練等則不包括在這十五分鐘內。通過第一階段考試後,申請者要到協會暫住兩周,習慣和狗兒相處,然後再將狗兒送到申請者家中適應及實地訓練三個月,最後接受國家認可的檢定考試。通過檢定的狗兒便正式成為「導聽犬」,以後主人只要出示導聽犬證,就可以帶著狗兒自由出入各種場所了。

導聽犬不需要嚴格的血統限制,也不一定要從小受訓練。事實上,大部分的導聽犬都是棄犬或雜種狗,導聽犬訓練團體多半也會同時推廣愛護流浪狗的活動。如果聽障者家裡本來就有養狗,一些團體也願意代為訓練。

導聽犬的起源要追溯到一九六六年。美國一個聽覺障礙女孩的德國牧羊犬史基比,從未經過訓練,卻會辨識門鈴和電話聲,提醒主人注意。女孩的父母注意到史基比的特殊行為,請專人加以訓練後,於一九六八年正式獲得行政認可,成為世界第一隻導聽犬,也由此引起大眾對「導聽犬」的關注。美國自一九七五年正式開始訓練導聽犬,至今共培育出五千隻,英國則有八百五十隻。日本從一九八一年開始培育,至二○○二年為止共培育出二十五隻,目前在服務中的約有十五隻。

根據協會統計,現在日本約有三十五萬失聰者,但申請導聽犬的人數並不多。畢竟要跟導聽犬一同生活,「喜不喜歡狗」還是先決條件。不過,近年來導聽犬漸漸受到社會注意,申請的人在增加中。申請到導聽犬的失聰者,協會鼓勵他們出席各演講、活動,幫忙宣傳,一方面促進協會發展,另一方面也讓他們走出家門,跟其他的聽障者交流。

聽障者也許外表看來與常人無異,但生活上的不便遠超過想像。比如說我們每天都要用的鬧鐘,對聽障者便沒有用處。蜜柑沒有來之前,宗也先生曾想出把定時器接在電扇上,讓自己被風吹醒的方法,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不例外。獨自在家時會想萬一有小偷進來,自己無法察覺;出門購物也擔心如果發生火警,聽不到警報聲,必須時時觀察旁人的舉動,神經總是緊繃著。連在外上洗手間,都會擔心會不會有人敲門而自己聽不到。生下女兒後,聽不到嬰兒的哭聲、不能及時反應也是非常大的困擾。淑子當時甚至在嬰兒床的天花板上裝設鏡子,好時時看到孩子的臉部表情。有了蜜柑後,這些精神負擔都減輕了。

「以前我們都不敢出門旅行,深怕在旅館房間時有人敲門或發生火警,我們卻不知道,」淑子女士在寫給協會的報告裏說。蜜柑來到岸本家後,他們終於安排了一次兩人旅遊。「能安心地玩樂、休息,對我是前所未有的幸福。」那次旅行是岸本夫婦三十年來第一次兩人同遊,也留下二度蜜月的美好回憶。

「近年來醫學發達,助聽器的機能也愈來愈好,」岸本夫婦的女兒典子小姐在為協會撰寫的一篇文章中說,「但是聽障者需要的,不單單是能增強聽力,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陪伴。」買東西時因為不知道多少錢,只能準備許多紙鈔讓店家找零;跟人相處時也只能觀察表情和動作,而造成許多誤會,這些都會讓失聰者感到挫折而愈來愈不想跟人來往。

「自從有了蜜柑後,母親必須定期交報告讓協會了解近況,我驚訝地發現母親的作文能力進步了好多,以前她不太能分辨日文中助詞的用法(因發音近似,失聰者不易學習)。現在她也愈來愈願意讓別人知道她的想法、感覺,不再因聽力障礙而封閉自己……我想,母親應該是急著想讓身邊的人知道蜜柑帶給她多大的快樂,而努力讓自己改變的……看到父母都變得積極開朗,我真的好高興。」

寂靜的世界裏有著無法言喻的寂寞,對於失去了和外界溝通工具的失聰者,走進人群是很大的挑戰。但搖著尾巴,不離不棄、忠實地為主人傳達週遭訊息的導聽犬,打開了寂靜世界的一扇窗,也打開了許多失聰者的心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