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聾啞女孩仨月學會中文拼音 創下聾兒語訓界新紀錄。記者沈翔/圖
三個月學會漢語拼音,對聾啞孩子可以說是一個“紀錄”。
昨天(3日)上午9點,鄭州未來聾兒聽力語言康復中心的6個聾啞孩子,來到鄭州市銀河世紀夢幻樂園。
其中有個特殊的孩子,就是本報(《東方今報》)一直關注的大別山聾啞女孩汪頌玲。
10歲的頌玲是個棄嬰,養父今春病逝,養母病重。今年9月12日,記者將這個可憐的孩子帶到鄭州,送到鄭州未來語言康復中心進行語訓,希望她能“開口說話”。
帶隊老師陳苗苗說,頌玲已學會了中文拼音的聲、韻母發音。漢字只要有注音,她都能讀出來。
“這是一個奇跡。”苗苗老師說,“曾有個8歲的聾啞孩子,一年學會拼音,震驚了聾兒語訓界,而頌玲10歲了,發音器官退化更嚴重,不到三個月,學會中文拼音,可以說是創了一個新紀錄。”
頌玲來鄭州已75天,這么長時間沒見過媽媽(養母)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小頌玲和媽媽通了電話,她慢慢地、不清晰地說著:“媽媽,我是頌玲,我想你了。”
記者接過電話,聽到頌玲的媽媽已在哭泣,這是她第一次聽女兒喊她“媽媽”。
陳老師說,頌玲特別努力,常常一個人對著鏡子說話。以目前情況看,一年後,她可能會比較流利地“說話”了。
上午10點,樂園的近百名職工走向募捐箱,把一份份愛心送給戴著助聽器的聾兒,半小時捐了2112元。6個聾啞孩子,對每一個捐獻的人,一次次鞠躬,一次次用不太清晰的語言說著“謝謝阿姨”、“謝謝叔叔”。
陳苗苗老師說,這些聾啞兒童多是農村苦孩子,現在正爭分奪秒地接受語言康復訓練,有的孩子家庭經濟困難,如不能繼續接受訓練,就會重新成為“啞巴”。
■慈善 25家企業送善款 55名殘疾人受惠
昨天(3日),在鄭州市交通學院,鄭州市二七區工商聯的25家企業代表將2.75萬元的善款送給55名殘疾人士。
這55名殘疾人士中,有44名是中州大學的殘疾學生,還有11名是二七區辦事處挑選出來的貧困殘疾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