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偉瑩專訪】當樂聲響起,劉英廷熟練的抖起空竹,轉動起千變萬化的扯鈴世界,他在心裡數著拍子「一、二、三、四」四個八拍以後,變換動作。十歲的劉英廷是個「舞鈴少年」,今年還得到臺北市第二屆超級杯表演賽的第三名,如果不是耳後露出的一小節人工電子耳,一般人還看不出來他是個聽障的孩子。
 跟大多數的孩子一樣,就讀臺北市中正國小的劉英廷,正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學才藝、玩電腦、忙著探索這個世界;但如果未植入人工電子耳,他的聽力只有一百零五分貝,屬於極重度的聽覺障礙,世界對他來說,幾乎是一片寂靜。英廷在媽媽肚子裡就感染到巨大細胞病毒,結果除了聽力受損外,傷害也波及了腦部,平衡感非常差,直到七歲才學會單腳跳躍。
 從小不斷進出醫院的劉英廷,在媽媽的悉心照顧和教養下,現在已是個健康活潑,而且好學的孩子。幾年前,他因為興趣使然,開始練習扯鈴和體操,起初因為用口語和老師溝通起來有困難,最基本的「起鈴」就練了八個星期,讓媽媽看得好心急。後來扯鈴指導老師知道英廷的狀況,特別把每一個環節都用慢動作示範給英廷看,使他漸漸的熟能生巧,並練就了今天的身手。
 劉英廷的媽媽非常開明,讓英廷學自己喜歡的才藝、帶他出國旅遊,過最正常的生活,連英廷碰到學習上的難題時,媽媽也放手讓他自己面對、學著適應難題。「特殊孩子要回歸主流教育,一定會碰上很多問題,如果問題不大,就該讓他自己解決,因為他遲早會經歷到這些困難的!」許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與眾不同」,但是對英廷和劉媽媽來說,他們追求的,卻是能夠「與一般人相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