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不到的說話

撰文︰楊寶琴

幸福的家庭大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幸。家庭如此,社會上的個人也是如此。失聰人士便是我們身邊常見的不幸例子。然而,不幸不代表他們就要無尊嚴地生活下去,更不代表他們會輕易地放棄自己的生活。


何穎恩女士是澳門聾人協會理事長,是一位先天失聰人士,現時於澳門大學法律學院任文員;其丈夫也是失聰人士,在他四歲的時候,因為一次發高燒而失聰。


童年:與家人溝通甚困難


  何女士的童年比誰都過得難忘,因為家人不太懂手語,簡單的還可以,但一些較深的詞語,就只有靠寫字條來表達。四歲時,她到聾人學校讀書。可以與自己同樣身份、同一背景的人一起相處,令到她不如在家裡孤獨。但是,回到家裡之後,這種寂寞、無奈的感覺便會悠然而生,慢慢地滲出來,再次令她跳回昔日的框框之中。


  這不快樂的童年,隨著時間很快就過去,因為當她的哥哥、姐姐長大,懂得聾人是甚麼一回事後,家人之間的關係漸漸好轉,而且一直在身邊支持她。


求學:幾經波折始完成


  何女士一直在聾人學校讀書至中三,原本想在本澳升學,奈何當時的澳門學校給聾人的配套設施實在太缺乏,於是便要到台灣讀書。中學畢業後,她原想升讀大學的,可是,台灣和澳門都缺乏聾人就學的配套設施,只好被迫打消升學的念頭。


    


求職:僱主岐視兼婉拒


  何女士說,失聰人士找工作甚艱難,僱主們會帶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覺得失聰人士沒有用;又因為顧主不懂手語,不能和他們溝通,往往都會以此作理由不僱用失聰人士。如果學歷低的話,找工作做的機會就會更加難。


  相比以前,目前情況已經有所好轉,市民對聾人的印象已有所改變。她說,其實很多聾人都想自立,都想能夠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社交:凡事處之泰然


  何女士與朋友出外的時候,別人都會帶著奇異的眼光看她們,有些甚至會模仿她們做手語等,但她沒有理會。例如的士司機會因為他們是失聰人士而拒載;去街市買菜,小販不知道為何見到她們就會無故將價錢提高。面對這些遭遇,何女士無奈地說:「別人怎樣做,我們無法將之改變,那麼,我們只有處之泰然。」


  當然,並不是人人都這樣的。比如何女士現時工作的上司就對她很好,而其他同事亦很照顧她。何女士的好朋友劉小姐,是一位健聽人士,就主動學習手語,希望能夠同何女士溝通。


  


科技發展:多了一個說話的機會


由於科技發展,何女士現時還可以透過ICQ認識一些健聽人士。她表示,只要網友問到,她並不掩飾自己聾人的身份;而網友並沒有因為她是聾人而不再與她談話聊天,反而對其更有興趣。


現時何女士閒時多數會留在家中看書,如果想找朋友的話,通常都會透過ICQE-mailFax,將自己的最新消息(不論是愉快亦或是不愉快的事情)告訴朋友,令到彼此即使不見面也能互知消息。  


  


遺憾:聽不到的說話


  問她對自己是先天失聰有否遺憾,她毫不猶疑地回答:「會!記得小時候,曾經問過爸爸,為何妹妹可以聽到聲音,而我就不能?為何上天對我這麼的不公平?」但隨著長大,人生閱歷多了,慢慢地人生觀亦改變下來,令她接受了自己是聾人的事實,因而將這個抱怨亦放低下來。那到底有甚麼動力或者信念,可以使她積極地面對人生?她說:「主要是得到身邊的朋友支持。這些支持,帶來很大動力,令自己覺得自己並不是孤獨的。」


摯友:劉小姐


  劉小姐是何女士的摯友,她們的友誼,是由劉小姐到聾人協會做義工時開始的。


  劉小姐有感而發地說:「聾人的障礙,其實不單是『聾』這個障礙那麼簡單,我們這些平常人,可以透過同別人傾談,不用特地去學習,就可以得到最基本要知的資訊,但聾人就不可能了,因為聾,可能錯過了直接接收新資訊的機會。」


  劉小姐希望外間人士能夠明白,聾人要面對的不只是聽不到聲音這麼簡單,他們心智上的發展,同樣是遇到障礙的。


「無聲勝有聲」錦囊一


  聾人屬於高度弱能人士,因為聾人喪失了人類認識外部世界的一個極重要的器官——聽覺。人的聽覺出現障礙,隨之而來就是語言和認知發展出現問題;如果喪失了聽覺能力後又缺乏及時的正確語言訓練,就會產生語言障礙,形成因聾而啞,不能用語言與健聽人士溝通,不能用聽覺來感知外部世界,影響聾人建立抽象的思維,同時影響到聾人的興趣、愛好以及個性發展。


聾人不能以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及與人交流,不僅學習會受到影響,同時會使聾人產生各種心理障礙,這也就是聾人在行為上出現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不是屬於病態障礙,而只是感覺器官缺陷帶來的特殊問題。


「無聲勝有聲」錦囊二


澳門聾人協會 


  澳門聾人協會於199483日成立,致力推動澳門聽障人士的復康工作,以協助他們克服障礙,達至參與社會及貢獻社會的目的。因應社會的需要,先後開辦了兩所中心──「啟聰中心」及「聾人社會服務中心」。


  啟聰中心主要為一歲或以上的聽障兒童或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提供早期特殊教育,並為普通學校的聽障或語言障礙學生提供課後支援服務及語言訓練。此外,亦會輔導家長去發展聽障孩子們的語言和身心。


聾人社會服務中心為聽障人士提供多元化的社會服務,以協助他們解決因為溝通障礙而引伸的問題,並提升聽障人士的能力和醒覺,讓他們平等地參與社會。其服務內容包括:手語翻譯服務、資訊服務、家庭生浩教育、個別及家庭輔導、職業訓練、就業輔導、成人文化教育、學業輔導、社教同康樂活動等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