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青年們正在吃力而又愉快地學習枯燥無味、常人都難以理解的電腦語言。
並攏的雙手輕輕一合,就是“複製”;兩手的食指相互交叉移動,這就是“替換”;左手輕輕地拍打一下右臂,這就是“右擊”……春節期間,城鄉市民們都利用長假或走親訪友、或休閒娛樂。而在常熟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電腦教室裏,呈現在記者眼前的卻是另一番感人的場景:10多位來自農村的聾啞青年在女教師陳菲的帶領下,非常吃力、卻又愉快地學習著那些枯燥無味、常人難以理解的電腦語言。
“業餘生活可以更豐富,還想和平常人一樣,與朋友在電腦前利用QQ聊聊天!”已經在常熟市辛莊鎮中華服裝廠工作的聾人王玉順高興地通過手語老師說,他學電腦,主要是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一點,今後還能教自己的孩子,提高整個家庭的生活品質。在服裝廠做縫紉工,一年的收入也超過萬元,談到未來的生活,小王一臉的幸福:“殘聯和學校讓他們的夢想成為現實。”他告訴記者,學成之後,他就買臺電腦帶回家。
從今年大年初三開始到初十,常熟市殘疾人聯合會和常熟市特殊教育學校利用長假休息時間免費為當地農村聾啞人進行電腦培訓。談到舉辦這次聾啞人電腦培訓班,常熟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陸振華說:“這還是源於春節前的一次殘疾人聯歡會上得到的資訊,有不少聾啞人迫切希望能有機會參加電腦培訓,不僅僅是為了找到工作,更多的是為了提高生活的品質、競爭上崗的能力。”陸振華告訴記者,由於前幾年福利企業相繼轉制,不少殘疾人,尤其是聾啞人紛紛下崗失業,有的還經歷過幾次下崗。為了讓殘疾人有個一技之長,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常熟市殘疾人聯合會和常熟市特殊教育學校決定利用長假安排好師資免費為當地城鄉聾啞人進行電腦培訓。
課堂上,陳菲老師一會兒在黑板上書寫,一會兒在手語老師的配合下面對面、手把手地指導著這一群已經步入社會的、特殊的“學生”。從一竅不通到開始有點感覺,這些“學生”雖然覺得學習時苦一點,也比較累,但是,從每個人的臉上流露出的卻是對學會電腦後美好生活的憧憬。梅李鎮駙馬村的聾人張建軍興奮地對記者說:“電腦學會後,能夠幫自己增加知識,有時間的話還可以與外地的聾人朋友進行網上交流……”來自古裏鎮的莊琳以前因為沒有一技之長而失去了許多就業的機會,她學電腦則希望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多賺錢讓孩子念好書。
常熟市殘疾人聯合會辦公室主任鄒永興告訴記者,近兩年,常熟殘聯在千方百計與各鎮場民營企業家聯繫為殘疾人找飯碗的同時,還攜手常熟市特殊教育學校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為殘疾人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給殘疾人“造飯碗”。僅2005年和2006年兩年,常熟市殘疾人聯合會就為3600多名殘疾人找到了就業的崗位,並讓不少殘疾人家庭走出低保,甩掉貧困的帽子。據悉,這兩年,常熟市殘疾人的就業比例一直位居全省縣級市第一,去年,常熟還被國務院殘工委授予“殘疾人工作先進市”。
[出處:蘇州日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