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生做著他自創的柔軟操,身子骨柔軟地很。
記者徐世經/攝影
| ||
許多年輕人整天窩在電腦前,鮮少運動,以致連彎個腰都彎下不去,但長庚醫院副院長黃俊生今年72歲了,一彎腰就能讓雙手掌交疊觸地,身子骨柔軟地很,讓他輕易一揮桿就有兩百多碼。 民國74年率先自澳洲引進人工電子耳,讓國內無數聽障患者重返有聲世界,黃俊生因而有「台灣電子耳之父」之譽。他雖已自長庚大學教務長退休,卻仍擔任沒有行政職的副院長,目前仍照樣看診,並以開各種細微的手術「手不會抖動」而自豪。 能有這麼好的體力,黃俊生表示,可能與自己是鄉下囝仔出身有關。早年初中畢業,他遠從嘉義到潮州當學徒兩年,吃了許多苦,卻也鍛鍊出像牛一般地好體能,後來「胡里胡塗」考上高中及台大醫科,先後在馬偕、長庚醫院服務逾30年,從早忙到晚也都不喊累。 不過,忙歸忙,黃俊生有一套養生方法,也就是自創的柔軟操。他表示,這套柔軟操本來只有四個動作,總體而言,就是放鬆筋骨,第一式是雙手向後甩,第二式是雙手向上仰,第三式是彎腰手摸地,第四式是左右轉身手捶背。後來,他又配合平常打高爾夫球的習慣,加了第五式揮桿動作。每個動作至少做一百下,不論是睡覺前、早上起床後,或是久坐桌前,不限時間,場地。 黃俊生說,許多孩童平常追趕跑跳碰都沒有問題,主要在於他們的筋骨都很鬆,但隨著年齡增長,身體關節及肌腱都逐漸鈣化,因而老態龍鍾;因此,唯有經常做伸展運動,讓筋骨變得柔軟,就可受益無窮。 值得一提的是,黃俊生更相信,隨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是讓自己身心愉悅的不二法門。他說,每一個人的年齡有三種,一是實際年齡、二是生理年齡、三是心理年齡,到現在,「我從未想到自己老了,也忘記自己多少歲」。 他強調,「觀念、態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即使每天可能面對一些挫折或不如意,與其哀聲嘆氣、怨天尤人,不如轉換心情、忘掉煩惱。因為,許多研究早已證實,快樂的心情能提升免疫能力,遠離疾病,「我每天一起床都會告訴自己,以一顆愉快的心情迎接美好的一天」。 自從退休後,黃俊生較有多餘的時間,他選擇優游於書海,在辦公室的書桌上,堆疊出高高的一疊書,其中有歷代偉人傳奇,也有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主席葛林斯班的傳記書「我們的新世界」,可看出他閱讀極廣。 但最讓他回味的是一本「為愛活下去」,作者在酷寒的安地斯山遇到飛機失事,卻能夠撐72天而重返人間。「作者能戰勝死亡,讓人更加珍惜每一次心跳、呼吸,就是那麼美好」,他說,這也是每個人應對生命該有的體悟。 【2007/11/04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