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年11月15日 07:14:3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太原11月14日電(記者南婷 劉翔霄)“一個聾人下海創業經商,這在改革開放以前,就是天方夜譚。”無法用言語表達心聲的54歲聾人王小毛日前受訪時,在紙上給記者寫道:“是改革開放圓了我接觸外面世界的夢,讓我能自由經商,暢讀外國書籍。”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王小毛經歷了從印刷工到設計所老板、再到自由職業者的轉變。如今,他還擔任著山西省殘聯理事、山西省聾人協會主席、中國聾人協會委員等社會職務。近年來,他還在網上開通了博客“王小毛工作室”,專營設計裝潢。

    1953年,一場持續一個月的高燒,使出生僅8個月的王小毛失去了用聲音與外界溝通的機會。他永遠記得,孩童時的孤獨、無法與他人交流,只有父母用簡單的自然手勢跟他比劃。王小毛說,他一睜眼看到的就是真實的“無聲電影”。

    當王小毛以為自己終將如此度過一生時,1957年,隨著教育部發出《關于辦好盲童學校、聾啞學校的幾點指示》,太原市聾人學校在這一年成立,這無異于人生中閃耀出的首道曙光——1962年,在山西省文化廳工作的父母,將9歲的王小毛送進了太原市聾人學校。王小毛說,在這裏,自己能用專業的手語與同病相憐同學們交流、打鬧,並從中快樂起來。

    1970年,王小毛從太原市聾校畢業,被分配到民政係統的一家印刷廠當印刷工。也許是機緣巧合,在這一崗位上,王小毛自幼積累的藝術素養恰好得以發揮,他對書籍的封面設計產生興趣,並時常提出一些別出心裁的設計方案。

    1982年,王小毛離開工作了12年的印刷廠,調任山西省圖書館美工,正式步入藝術設計創作之路。隨著1988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成立,王小毛又被調至太原市殘疾青年協會做副理事長,主持日常工作。

    改變王小毛人生的還有另外一個機遇。1988年起,國務院先後批轉了三個殘疾人事業五年計劃及配套實施方案,推動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這一時期,殘疾人士個體就業和自願組織起來就業發展迅速。在這樣的環境下,1994年,王小毛辭職下海,創辦了一家美術裝潢和書畫設計所。

    作為山西省聾人協會主席,每年王小毛都要回母校參加校慶。對于母校近幾十年來的變化,王小毛十分感慨:“學習環境一年比一年好了。近十來年,各界慈善人士捐款、捐物,聾生們不但住進了高樓,還全部使用上了多媒體教室。以前聾校只有小學部,現在不僅有初、高中,畢業後還能考大學,這在以前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