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英(中)正和聾啞志願者一起在公交583終點站宣傳世博和倡導文明出行


( 2010年3月21日 )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太太,一群無法用言語溝通的聾啞人。


  常人看來,似乎很難將他們與“志願者”挂起鉤。85歲的陳英和28名聾啞人組成的“志強”聾啞人公交文明勸導隊卻數年如一日,在緊鄰世博園區的浦東淩兆路長青路口公交終點站,用溫情微笑和無聲勸導服務市民、倡導文明。在陳英翻譯下,隊長王益康打著手語“說”道:從申博成功那天起,就已下決心要為世博出份力。經過多年演練,他們已為184天的“實戰”做好充足準備。


  64歲的王益康曾從事殘疾人保護工作,動遷到淩兆地區後發動社區20多名聾啞人組成志願者服務隊,為社區老人、困難群體提供打掃衛生等力所能及的幫助。服務中的溝通不便,讓他想到了老同事、手語翻譯陳英。於是陳英和這群聾啞志願者走到了一起。


  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陳英和她的聾啞人朋友們激動萬分:“百年世博夢即將在家門口實現,中國人無不自豪,我們也要為世博出份力、盡份心!”漸漸地,志願者服務隊開始從助老幫困向倡導文明禮儀“轉型”。一次,王益康在南京路步行街遇到一群國外來旅遊的聾啞人。交流中,他們告訴王益康:上海很美、很繁華,但他們不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不習慣排隊、還有人亂扔垃圾。這讓王益康等人更堅定了倡導城市文明的決心。2008年,“志強”公交文明勸導隊正式成立。打那天起,每個工作日的7點15分至8點30分,淩兆路長青路口公交終點站總會出現身著紅馬甲的陳英老人和聾啞志願者的身影。


  陳英家住盧灣區蒙自路,到淩兆社區需換乘2輛公交車。每天5點,老人準點起床,6點不到出門。從家到車站得走15分鐘路,患有氣喘病的陳英總是走得很慢:“我要上班的,不能遲到,不早點動身不行。”在老人嘴裏,她總愛把做志願服務說成“上班”。到了車站,陳英和聾啞志願者一穿上紅馬甲就精神煥發,一起維持車站秩序。遇到問路的,陳英總要親自“出馬”:583路車到陸家嘴、632路車到川沙;車站往東15分鐘路是地鐵6號線,往西15分鐘路是地鐵8號線,服務了2年多,陳英對附近路名車站了然于胸。“聾啞人的堅強感動了我,儘管我年紀大了,也要出份力。”和記者交談,習慣了打手語的陳英一邊說話,一邊雙手依然不停地做著動作。


  28名聾啞志願者每天4到5人組成一組到車站服務。志願者閻永娟一開始就碰到了難題:一次,她看見一名男乘客候車時抽煙,還把煙蒂隨手扔在地上。閻永娟上前,右手敬禮打招呼,左手連連搖動。男乘客看了看,毫不理睬,走進了車廂。第二次執勤,閻永娟恰巧又碰見了這名男子。當他扔下煙蒂後,閻永娟默默撿起煙蒂扔進垃圾箱,然後微笑著舉起自製的“謝謝配合”小紙牌,男子頓時一陣臉紅。此後,“謝謝配合”的“笑臉牌”成了勸導隊的“制勝法寶”:不管是有人插隊,還是亂扔垃圾,只要聾啞志願者微笑著舉起“謝謝配合”的“笑臉牌”,“一般人總能自覺改正。”陳英說,現在車站的環境和秩序都有了明顯改觀,許多市民看見聾啞志願者還會蹺起大拇指稱讚。


  最近,“志強”勸導隊和陳英分別被評為市優秀志願者團隊和市傑出志願者。領回獎後,聾啞志願者們將陳英緊緊擁抱。


  “服務他人,快樂自己。”陳英笑著說,她正在車站附近物色租一套小房子,“世博會開幕前肯定要搬過來,每天上下班就不用來回趕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