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3 11:15:01      來源:濟南時報




 





    據統計,我國現有殘障人士8000多萬,其中有聽力和語言障礙的為2000多萬。而在濟南,據不完全統計,聾啞人為8萬人左右。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這些殘障人士對于同步接收新鮮資訊的需求很強烈。

    2012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和全國人大十一屆五次會議的開幕大會上,中央電視臺首次引入手語直播,聽力障礙人士第一次可以通過直播全面了解全國兩會的內容。據悉,兩會手語女主播兩小時內做了1.4萬個動作,而這也成為網友們熱議的話題,不斷有網友在微博上表揚那位勤勤懇懇的“手語翻譯”:

    “同步手語直播的主播累壞了吧,看著都心疼啊。讚一下!”

    “整個直播過程,手語女主播一直出現在畫面右下角,太辛苦了!”

    那麼,咱們濟南的情況如何?有手語直播類電視新聞節目嗎?有手語主播嗎?記者近期多方採訪後發現,原來在我們濟南,早在2008年便開設了首個手語電視新聞欄目,這比央視2010年首個加入手語翻譯的欄目《共同關注》早了近兩年。

    盡管,今年中央電視臺首次將手語主播引入兩會報道中;盡管,早在2008年,濟南就將手語新聞送入電視畫面;盡管,兩會期間,部分政協委員專門提交了關于重視手語節目的相關提案,然而,記者在採訪時發現,無論是在電視節目中、公眾間,還是在公共服務場所內,手語服務過少都是不爭的事實。

    手語服務調查:服務性場所會手語的人寥寥無幾

    近日,記者走訪了濟南市區內的數十家醫院、郵局、商場、銀行等服務性場所,在與各單位工作人員的交流中發現,能夠準確、熟練使用手語表達常用語,諸如“有什麼可以幫助您”、“您叫什麼名字”等的人寥寥無幾,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在經六路上的一家通訊營業廳,幾位業務受理員說,以前助殘日時,單位專門開展過手語培訓。但平時工作裏接觸聾啞人的情況不多,久而久之,學過的動作就忘了。

    在八一立交橋附近的一家郵政儲蓄機構,一工作人員稱,一次有位聾啞老人來存錢,僅幫她填寫表格,就花了半個多鐘頭。“老人不會寫字,光看她不停比劃,就是猜不出她要幹什麼,她急我也急。”

    聾啞居民代表:看電視有手語,就像老外有翻譯

    近日,記者和曾參與濟南市《標準手語》一書編寫、自小因病失去聽力的殘疾人周長嶺進行了交流。她“告訴”記者,原來自己看電視節目,要麼選擇有字幕的節目,要麼自己猜測著節目意思看,現在兩會開幕都有了手語播報,讓她很是高興。

    周長嶺“告訴”記者,聾啞居民平時社交圈子就小,除了家人、居委會工作人員和身邊的殘疾朋友外,每個人生活的世界都挺孤單,“哪怕是在節目裏加上字幕,也好過看著畫面,猜測節目意思。”周長嶺“告訴”記者,“看電視有手語,就像老外有了翻譯。”

    手語老師:手語讓聾啞人重拾自信

    濟南特殊教育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未成年的聾啞人而言,走入社會、融入社交生活,是他們遲早要面對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希望社會各界可以從更實際的角度為他們提供幫助。最重要的是提供手語交流的幫助,“語言對正常人而言是必不可缺的工具,對那些聾啞人而言,手語卻不僅僅是工具,更是他們獲得社會肯定、重拾生活自信的依賴。這種依賴,需要手語幫他們獲得。”

    手語專家:學習手語不是那麼難

    手語專家王育林曾就職于濟南市殘聯相關部門,多年從事手語教學推廣和手語類用書編輯工作。日前,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應從日常生活入手,一方面必須加強聾啞人自身手語使用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另一方面要培養公眾學習日常基本手語的意識,不要讓手語成為脫離大眾、聾啞人獨享的“專利”。

    針對社會服務窗口的人員,王育林建議:這些與聾啞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場所,工作人員應盡快普及常用手語的表達。“學習手語,真的不是那麼難。”王育林說,因為手語本身就是按照我們漢語的表達習慣而編成的,很多詞語只是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對在服務性場所工作的人們來說,需要掌握的,其實只是一個在工作裏使用頻率較高的詞語,比如銀行裏的工作人員,只需要掌握諸如“存款”、“取款”、“交納”等詞語即可。











責任編輯 王媛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