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1 22:00
新浪科技訊 香港時間7月21日消息,儘管 Apple 公司近年來對殘疾人十分友好,但由於為數眾多的應用忽視了殘疾人的利益,而該公司卻已經成為流動技術的核心企業,所以,相關的維權組織正在考慮通過“胡蘿蔔”還是“大棒”來促使其推進相關措施,加強對殘疾人的關注。
當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我們的數字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時,部分存在視覺、聽覺和其他感官障礙的殘疾人士卻感覺自己比以往更容易被人忽視。
隨著“嬰兒潮一代”逐步退休和老去,美國的老齡化程度也逐漸加劇,需要照顧的人成倍增加。很多殘障群體維權機構認為,美國聯邦法律應當要求流動應用增加對殘障人士的友好度,但法院尚未就這一問題作出裁決。
方法得當的流動應用可以改變盲人的生活,為他們讀取電子郵件,或者為他們提供語音導航。有些年輕的盲人甚至感覺不再需要使用盲文,因為Siri和其他的電腦語音程式已經可以為他們閱讀各種內容。視頻字幕和特殊的聽覺輔助功能,也可以幫助聾啞人融入數字世界。
但當應用沒有充分考慮殘疾人的需求時,卻會帶來不少麻煩。家住舊金山的盲人喬納森‧李恩斯(Jonathan Lyens)表示,他很難瀏覽LinkedIn上的招聘職位。“這款應用很差勁。按鈕都沒有加標籤,很難用。”李恩斯說。
不過,LinkedIn已經招募了可訪問性主管珍尼森‧亞松森(Jennison Asuncion),他本人也是一名盲人,因此該公司承諾將會改善這款應用。
不過,殘障群體維權人士還是希望 Apple 公司能夠出面解決這一問題,畢竟,該公司已經成為整個應用世界最核心的企業。由於搭載Android系統的手機出貨量已經超過iPhone,所以 Google 同樣面臨壓力。但作為現代智能手機的創造者和長期受到盲人推崇的企業, Apple 公司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事實上, Apple 公司並非一直受到殘疾人的推崇。2008年,美國盲人協會曾經向該公司發起訴訟,而馬薩諸塞州總檢察長也表示將調查iTunes的可訪問性。 Apple 最終同意支付2.5億美元和解費,並在iTunes中增加字幕和其他改善措施。自那以後,該公司已經為iPhone、iPod、iPad和Apple TV等產品增加了更多類似的功能。
如今, Apple 和 Google 都已經制定了開發者指導原則,希望降低殘疾人士的使用難度,例如對按鈕添加標籤,以便 Apple 的VoiceOver軟件可以讀取這些按鈕上的文字。
不過, Apple 公司不會因為不遵守這些指導原則而禁用相關應用,也沒有根據殘疾人使用時的難易程度對其進行評分。殘障群體維權人士認為,如果能部署這些措施,肯定會大有裨益。
於是,新的問題便出現了:盲人應該重新通過法院來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還是通過更溫和的方式催促他們的老朋友更加努力工作?他們的溝通目標應該是應用開發者,還是 Apple 和 Google ?
2008年代理美國盲人協會官司的丹尼爾‧古爾德斯坦(Daniel Goldstein)認為,當時的那起訴訟提供了一個樣本。但美國盲人協會表示,他們不考慮發起新的訴訟。
在上週舉行的美國盲人協會大會上,會員們同意對 Apple 施壓,要求其制定並推進可訪問性標準。還對是否或何時採用強硬手段進行了討論。該協會會員邁克爾‧辛格森(michael Hingson)說:“ Apple 是時候出手了,否則我們就會採取下一步措施。”他認為,倘若 Apple 公司不作為,訴訟將成為唯一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 Apple 、 Google 、Twitter和其他科技公司近年來都在努力為殘疾人提供更多便利。
據市場研究公司Fifth Quadrant Analytics測算,全球殘疾人總數為11億人。而根據美國語言與聽力協會2012年的調查,美國約有2100萬成年人喪失視力,2800萬人存在聽覺障礙。
Apple CEO蒂姆‧庫克(Tim Cook)去年在奧本大學的演講中對殘疾人表達了同情,他說:“當各種技術進步賦予其他人力量,為其他人帶來成就時,殘疾人卻往往被人遺忘在陰影中。”
但 Apple 公司拒絕對其可訪問性戰略發表評論,也拒絕回應開發者是否必須遵守相關的準則。(書聿)
(內容由新浪北京提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