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潍坊新闻网

    ◎王晓平是一位聋哑人,潜心研究木工技艺创办木器厂

        ◎他深知聋哑人生活不易,安置在厂里工作并传授手艺

 

 

由于王晓平(右)和工人都是聋哑人,在工作时他用纸笔细心地给工人讲解。

 

        寿光好人王晓平

        41岁的王晓平是寿光市文家街道西河村的一名普通村民。虽然身有残疾,但他自强不息,潜心钻研木匠工艺,艰苦创业,于2006年创办了寿光市源林木业,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而且还带动了一批跟他同样身有残疾的人一起脱贫致富。因为木匠活做得出色,王晓平在当地已经成了名人,不忘回报社会的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扶弱济贫,从来没有一丝犹豫。

        每次考试都能拿双百

        12月22日,记者辗转来到寿光市文家街道西河村,在王晓平家的“车间”,他正带领着几个工人一起干活。见到记者过来,王晓平从车间里走出来,一只手跟记者握了一下,另一只手抬到额头上擦了擦汗,然后把记者迎进了屋里。王晓平中等个头,穿着一件蓝色的工作服,衣服上虽然满是木屑,但人显得特别精神。由于无法用语言交流,王晓平把妻子宋欣立叫过来给他当翻译。

        王晓平1972年出生,刚出生时他是一个很健康的婴儿,因为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父母对他都非常疼爱。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王晓平咿呀学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脑膜炎夺去了他聆听声音的权利,没过多长时间,他的语言功能也丧失了。就这样,王晓平原本欢乐的童年就在不到两岁的时候戛然而止。

        病魔来得突然,但并没有阻止王晓平学习的脚步。9岁时,王晓平被父亲送到了寿光市聋哑学校学习,知道这一机会来之不易,王晓平在学校里学习非常刻苦勤奋,每次考试都能拿到双百分。毕业以后,王晓平选择留在学校的木器厂学习木工,因为天赋出众,再加上本身刻苦勤奋,王晓平仅学习了一年就出徒了。

        遭遇黑心老板想创业

        学成了木工手艺后,王晓平先后到寿光市多家木器厂工作,目的就是想通过实践多学习一些木工手艺和知识。只要找到一份工作,王晓平就会付出比常人多十倍的辛苦去努力钻研,就这样,王晓平的手艺越来越好。由于他下的工夫比别人多,做的活也特别细,多次受到老板的赏识。

        在王晓平打工的这段时间里,在木器销售旺季,王晓平一个月可以挣到2000多元钱,这在当时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在外人眼里,一个残疾人一个月能挣这么多钱已经算非常不错了,但王晓平却有自己的苦恼。

        参加工作后,王晓平也没少遇到一些“黑心老板”,这些人看中了王晓平的技术,聘请他的时候都许诺高薪,可真正干完活后,发到他手里的工资却打了折扣,就因为他是个残疾人,不少老板总是找各种理由克扣他的工资,他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自尊心也一再受挫。

        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也为了寻回自己的尊严,王晓平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残疾人什么都干不了,什么都干不好,我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我想证明我不是废人,我要自强、我要创业,我要帮助那些跟我一样的残疾兄弟。”王晓平暗暗下定了这个决心。

        建木器厂只招残疾人

        自主创业,说起来很容易,但要想真干,首先资金就是一个大问题。为了筹集创业资金,王晓平遍访所有的亲戚朋友,希望找他们借点钱。但一提到借钱,亲戚朋友们大都找各种理由推诿。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没钱,只是不想冒这个风险,他们根本不相信王晓平一个残疾人可以自己开厂,生怕借给他钱有去无回。但王晓平并没有灰心,差点磨破了嘴皮子,终于筹来了1万元钱。

        2006年,王晓平用这凑来的1万元钱买了一台装修用的机器。有了工具,终于可以开工了。王晓平给自己的木器厂起了个名字叫“源林木业”,主要从事家庭装修和家具制作。工厂虽然开工了,但产品销路又成了一个大问题,因为与人交流有困难,没人知道他的能力。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邻居第一个站了出来,把自己新盖的房子交给他装修,这是王晓平的第一个客户,王晓平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邻居家里装修得漂漂亮亮,因为设计新颖,做工精细,王晓平的名声立刻传了开来,陆续有人过来找他装修,王晓平的生意这才好了起来。回忆起创业初期那段艰难的日子,王晓平还是忍不住直摇头,最苦的那段时间,他跟妻子连馒头都买不起,只能靠喝稀饭度日。

        木器厂闯出名堂后,有不少同村的人想把自己的孩子送来打工顺便跟着他学徒,但王晓平一一拒绝了。他告诉大家,他只招聋哑残疾人,因为他深知聋哑人生活的不易。从创业开始,就一直有4名聋哑青年跟着他干,王晓平也毫不保留,耐心地教给他们手艺。

        精工细雕做出工艺品

        “他的态度和能力真的没的说,每一件家具都渗透了他大量的心血。”宋欣立跟记者说,每次开工前他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图纸、确保自己做出来的样式是最新的,设计是最合理的,而真正落实到制作时更是精益求精,从来不偷工减料。

        记者看到,王晓平的一间仓库里全都是成品,一件件犹如工艺品、无论是普通的小椅子,还是电脑桌、书橱、双人床全都非常别致大方。业余时间,王晓平非常喜欢潜心研究图纸,希望能够有更高的造诣,而不安于只是做一个普通的木匠。

        宋欣立说,王晓平一直把鲁班当作偶像,希望能像鲁班一样,做出来的不仅是产品,更是艺术品,为此,他经常到各地与当地的木工切磋手艺,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2010年,王晓平参加了山东省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家具制作项目的竞赛,获得了优秀奖的成绩。“那是他第一次去参加大赛,因为带的工具不太顺手,只获了一个第二名,明年他打算再去一次,一定要拿第一。”宋欣立笑着说。

        想让扶贫基地再大点

        2009年,王晓平的木器厂被省残联授予“山东省残疾人自主创业项目”,寿光市源林木业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也正式挂牌成立。经过几年的发展,王晓平的就业扶贫基地已经发展成为家具制作、来料加工、居室装修、家具装修及成品批发销售等业务的综合性基地。

        基地自成立以来,王晓平带领10名残疾人通过艰苦创业、自食其力,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08年至2012年,王晓平连续六年被寿光市残联邀请参加菜博会特设的残疾人技能展出,在2011年还获得过“新龙杯首届寿光市残疾人自强模范提名奖”。

        基地成立以后,王晓平的劲头更足了,他把这个当成了自己回报社会的一个平台,他也积极承担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创建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至今,王晓平曾多次组织当地爱好木工的残疾人参加基地木工技术培训,累计培训残疾人20多名。并安置了11名残疾人在基地工作,而且对安置的残疾人逐一签订了劳动合同,每月定时发放工资。

        王晓平还拿出了一张他画的图纸给记者看,并表示明年他打算将基地扩建,扩大规模以求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今年获评“寿光好人”

        2007年夏天的一天,王晓平骑着摩托车去寿光市区,在路上行驶的时候因为没有戴头盔被交警给查住了,交警对他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对于这一经历,王晓平并没有抱怨记恨,回到家后,他反而跟宋欣立商量,看这些交警在炎炎夏日里执勤非常辛苦,想为他们尽点心意。

        从2007年开始,王晓平连续5年向在炎炎夏日里辛苦执勤的交警捐赠矿泉水共300多箱。另外,他还为周边村庄的老人赠送了马扎200多个,为本村及周边地区的村民免费维修家具1000余次。

        王晓平还从寿光市残联为其发放的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中,拿出5000余元购买油、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对困难家庭进行资助。因为这些善举,2013年4月,王晓平被评为“寿光好人”,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

        文/记者 赵春晖 图/记者 殷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