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年12月23日 10:25:49 來源: 現代快報

 

 在南京橋北江畔明珠小區裏,胡建發可謂名副其實的“房叔”,可走進一看,又會嚇一跳,完全沒有任何裝修的毛坯房裏,擺一張床就是臥室,放幾把椅子和一臺電視機成了客廳,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被隔成了三間,包括胡建發妻子在內,一共住了六個人,“還有一些是聾啞人。”

 

    而在小區的另一“住處”,同樣的毛坯房變身成了倉庫,堆滿了廉價的魚竿、收音機、計算器、剃須刀……角落裏的一張床則是胡建發兒子胡皖寧睡覺的地方。“我們家奇怪吧,一家三口住在三個地方。”胡建發一邊笑,一邊給前來拿貨的兩個聾啞人取貨,一沓100張的駕駛證皮套只賣了12元。

 

    從30年前胡建發經商起,他就沒有和弱勢群體分開過,直到現在,他依然和殘障人士以及低收入者吃在一起,住在一起。

 

 

    為“低端人群”他放棄“最來錢”生意

    1968年12月,胡建發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平山鎮鳴鳳村,4歲喪母,父親癡呆,年幼的胡建發和妹妹吃著百家飯長大,“生產隊和鄉裏鄉親都很照顧我家,分糧食總是給我家多分一點。”因為要照顧妹妹,胡建發斷斷續續讀了小學一、三、五年級,輟學後,胡建發學做瓦工,而師母龍英也對他格外關心,“只要她孩子有的,她都會給我一份。”

 

    “只有改變貧窮才會有出路,我沒受過高等教育,沒有修養和涵養,所以只能靠勤勞、拼搏和膽識。”兒時的記憶,造就了胡建發日後的性格,也讓他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人和人之間,就得是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

 

    1983年,15歲的胡建發開始“經商”。從隔壁縣城淘來涼席,再運到南京賣,“在4號碼頭上擺攤,賣了七八天,賺了150元。”就這樣,胡建發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回到村裏後,同齡的孩子們都嚷嚷著要他帶著出去闖闖,從那時起,胡建發做起了小頭頭,這一做,就是30年。

 

    賣布、賣麻將,後來又在泰興做了建築,最輝煌的時候,胡建發擔任泰興市六建公司隊長,帶領家鄉100多號鄉親們,在泰興大興土木,然而,因為“甲方看不起這幫兄弟,認為他們是低端人群,對他們不負責任”,胡建發放棄了外人看來“最來錢”的建築事業,“我就要走自己想走的路,一定要把這幫窮苦的人帶起來,既然帶了他們,就要像個老大的樣子!”

 

 

    西裝外面他穿著長褂工作服

    胡建發的裝束,讓第一次見到他的人,總會覺得哪裏怪怪的,藏青色的長褂工作服,裏面卻筆挺地打著領帶。

 

    “我這是兩用的。”見記者有些“蒙”,胡建發得意地把工作服一脫,裏面竟然是一套西裝,“有時候要見一些上面的人,得穿西裝啊!”胡建發說,不過,他每天最多的時間還是和大大小小的店主,以及來進貨的殘障人士和低收入者打交道,“搞得富麗堂皇,別人在你身邊就呆不下去,不配套。”胡建發認真地說:“距離感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在江畔明珠小區裏,胡建發租了11間房,除了三間住人外,其他都是“倉庫”,分門別類地堆滿了各種廉價的小商品。

 

    挂著“南京磨礪百貨二分部”牌子的出租房裏,除了各種廉價的小商品外,廚房裏還有最最簡單的一些廚具灶具,“他們來進貨,要是我不在,就自己取貨,然後把錢放在桌子上,有些外地來的,會在廚房裏自己燒飯吃,我定期買一些米、菜。”胡建發笑笑,“誰叫我是丐幫幫主呢。”

 

    二分部有個臥室,胡建發兒子胡皖寧就睡在這兒,“我住對面那幢樓,三分部那兒,老婆和那些聾啞人住在另一個房子裏。”說起來,胡建發也有些無奈,“太忙了,他們又只相信我,所以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天天忙到次日淩晨一點多,就直接在倉庫躺躺算了。”

 

 

    拿貨不給錢他仍然笑臉相迎

    事實上,除了自家麻將桌的生意以外,胡建發每天在“忙”的都是數以百計的底層“兄弟”。

 

    30年前,他帶著鄉裏鄉親出來闖,後來鄉親傳鄉親,朋友傳朋友,越來越多的人聽說了胡建發,知道他願意帶領大家一起發家致富,于是都一心跟著他。而被奉為“幫主”後,胡建發不敢怠慢,他利用手上的資源,從廠家低價進來大批小商品,幾乎以成本價批發給這些殘障人士和低收入者。

 

    給不起錢,就先拿去賣,賣不了,就再還回來。拿了貨賣掉了又沒給錢的,胡建發也從來不去計較,“為了千八百,不值得。”不僅不去追究,當這樣的人第二次來拿貨時,胡建發仍然笑臉相迎,還給出更低的價格。“他還能來,就是想著要還我錢的,我再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平臺,等他們賺錢賺多了,不就能還我了嗎?”胡建發的想法很簡單。

 

    為了這幫最底層的“兄弟”,胡建發每天都騎著他的機三輪,穿梭在金盛以及各個倉庫。

 

    年底這幾天,因為各種單位定制挂歷,三分部的倉庫裏散發著濃重的油墨味,工作人員全都戴著口罩,而胡建發儼然已經習慣,伴著油墨味,他在三分部角落的小床上,睡了一夜又一夜。

 

 

    發大水,他不管家裏先想著金盛的店主

    2005年,金盛百貨橋北店響應國家號召,解決下崗和困難群眾的就業問題,胡建發帶領著“兄弟”們進駐金盛,繼續打拼。

 

    2011年6月底,罕見的大暴雨把金盛百貨橋北店給淹得不輕,“一樓全被淹了,那裏地勢低,淹了差不多50厘米這麼高。”時隔兩年多,胡建發仍然記憶猶新,他比劃著,“店家都急死了,眼看著自己的貨全泡水了。”

 

    其實,地勢低的絕不只有金盛,緊挨著金盛的江畔明珠小區地勢更低,加之胡建發的所有倉庫都在一樓,家裏的情況也是“慘不忍睹”,“老婆當時打電話給我,說家裏淹了,水都快到膝蓋這麼深了,我當時就摔話給她:‘家裏由你搞定!’”

 

    看著大大小小的店主焦急萬分,胡建發想到了鄰近的護橋部隊,他利用自己的私人關係“調兵遣將”,聯係了一個排36位官兵,運來一車沙袋,全力抗洪,最後在官兵的奮力搶險下,壓制住洪水,保全了門店和業主的財產安全。

 

    這事兒,讓胡建發在大夥心中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來,但胡建發沒覺得有什麼,“你說兩萬和七八十萬的貨比起來,孰輕孰重?”雖然自家的麻將機全被水泡了,但胡建發沒有一絲怨言,“我是黨員,也是會長,當然要兌現自己的責任,不然不是挂羊頭賣狗肉嗎?”

 

 

    採訪中的感動

    在江畔明珠22幢單元門前等待了半個小時後,胡建發終于風塵仆仆地騎著機三輪趕來,“不好意思,太忙了。”採訪過程中,胡建發的電話一直沒停過,而記者也只有跟著他,奔波在各個倉庫之間。

 

    下午兩點,兩個50歲左右的聾啞人來二分部拿貨,看見有陌生人,兩人一直笑著點頭,揮手致意,咿咿呀呀個不停。“他們每天都來拿貨。”胡建發也向他們點點頭。

 

    熟門熟路地在房間裏拿了兩個汽車坐墊靠背,又拿了一沓駕駛證皮套,“24,200!”兩個聾啞人說不清,只能靠手比劃著,末了,還對胡建發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他們在說什麼?胡建發笑著解釋,“這兩沓有200本,我賣給他們24元,他們拿出去一本就能賣2塊錢,高興呢。”除了以近乎成本價的價格出售給這些低收入人群,胡建發還給他們講課,“我告訴他們要賣給什麼樣的人,比如工地上的民工,生活枯燥,又沒有購物渠道,就可以把收音機這些小商品賣給他們……”放棄建築生意,帶領鄉親們致富;放棄自家倉庫,一心只顧店主的貨;欠著10萬多的債務,卻幫家鄉修起了大道。做這些,胡建發到底圖什麼?

 

    “上次修完路我回安慶去,一個80多歲的老人拄著拐杖過來,”說著,胡建發激動地站起來,學著老人家的樣子,“‘發孩啊,家裏有只老母雞你帶回去吃。’”

 

    胡建發認真地說,“你能理解嗎?我帶領那幫‘兄弟’致富,他們不知道怎麼感謝你,就千裏迢迢給你帶了幾棵大白菜,就像這個老人家一樣,她摸著你的臉和你說這些,那心裏,真暖和……”(郝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