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手語很爛!老會打結。」徐興華掩嘴笑,身邊10歲的兒子望著她。她是重度聽障人,助聽器只是用來感受環境聲音,她讀唇語、開口說話,今年39歲,決定參加2009年聽障奧運手語志工營學手語,幫助其他的聽障人。
徐興華的爸媽,在她2、3歲時,就聘請老師教她講話,在父母嚴格要求下,她能辨別唇形、並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不過帶點兒「外國腔」。外表清麗的她笑說,出去外面買東西的時候,別人常問她是「哪一國人」,她苦笑回答:「我不是外國人,只是聽力不好。」
徐興華的爸媽,在她2、3歲時,就聘請老師教她講話,在父母嚴格要求下,她能辨別唇形、並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不過帶點兒「外國腔」。外表清麗的她笑說,出去外面買東西的時候,別人常問她是「哪一國人」,她苦笑回答:「我不是外國人,只是聽力不好。」
在捷運局上班的徐興華身邊的朋友都是「聽人」,或口語能力佳的聽障人,對手語一竅不通。有一天,她突然覺得,待兒子長大、離家,「我應該拓展生活圈,打入真正的聽障人的圈子。」
2009年聽障奧運召募手語志工成了契機。在這裡,認識許多有同樣障礙的朋友,徐興華坦言:「和聽障人在一起比較自在。」
距離台北市主辦聽障奧運還有3年,徐興華說:「我一定要學好手語。」利用她優異的口語能力,當作聽人與聽障人的橋梁。這位個性開朗媽媽,還重拾英文課本,希望3年後在國際賽會,派上用場。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