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南達科他州將出現一個以聾人居民為主的歐式小鎮,因為這一藍圖已經繪出 美國聾人欲建“手語小鎮”
  馬文‧米勒選擇一片方圓數公里之內沒有人煙的荒原嘗試夢想。
  米勒天生耳聾。他的藍圖是一個堪稱“溫馨”的歐洲式小鎮,小鎮最大的特色是所有居民都能用手語交流,商店和餐館也只接待耳聾者。
  然而,米勒的計劃在美國引發了爭論。一些人表示贊同,有人還預定了尚在規劃中的房屋;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這樣會加劇聾人群體與社會的隔閡。
  實現兒時夢想聾人社會手語小鎮
  現年33歲的米勒顯得躊躇滿志,他夢想中的城鎮有著特色住房、公園、商店和餐館,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他選擇的地點是南達科他州東南部主要城市蘇福爾斯和米切爾之間的一片草場,毗鄰高速公路。
  米勒腦中已有了城鎮的藍圖:一個面積約250公頃的歐洲式小鎮,沿街建有各種小店,店舖全部或大多交由聽力障礙者經營。這個小鎮將以手語為特色,人口至多2500人,聽力正常者也可入住。
  米勒甚至想好了鎮名:洛朗 以紀念19世紀建立美國第一所聾人學校的法國教育學家洛朗‧克萊爾。
  米勒說,他10多歲時就曾夢想住在手語鎮上。
  他說:“社會沒有很好地 不知道算不算引用一個時髦的詞 整合我們。我的孩子看不到他們將來能夠扮演什麼角色,如市長、工廠管理人員、郵政工人或企業主。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能夠展示我們獨特文化和社會面貌的地方。”
  米勒曾就讀於美國最好的聾人大學 位於首都華盛頓的蓋勞戴大學,他經營過一家全美發行的聾人報紙,還曾擔任蘇福爾斯一家“聾人通訊服務公司”的董事。
  3年前,米勒和妻子詹妮弗偕4個孩子遷往南達科他州,他的岳母M‧E‧巴沃茨也一同前往,搬家的目的是建立“洛朗鎮”。
  米勒的妻子和4名子女均有聽覺障礙。現年55歲的巴沃茨聽覺正常,她目前協助米勒實現夢想。米勒說,他選擇南達科他州是因為當地人口少、稅低、土地價格低,他還考慮到該處離最近的醫院和機場不足一小時車程。
  幾乎沒有先例可循。當地自100多年前迄今沒有建立新城鎮 “自從鐵路延伸到這裡以後。”一位當地官員這樣說。但米勒通過翻譯告訴美國記者:“我們需要先驅,就像很久以前開始到這兒居住的那些人。”
  引起強烈反響預定房屋接近百戶
  米勒的想法在美國殘疾人中引起了巨大反響。目前已經有90多個家庭及個人預定了規劃中的城鎮房屋,他們來自美國的17個州;除此以外,還有一些英格蘭和澳大利亞居民也打算搬來。
  一些預定房屋者說,洛朗的最大特點就是所有設施和服務都考慮聾人群體的需要。房屋和商店將大量使用玻璃,營造敞亮的空間,讓你在遠處就能看清楚其中的狀況。消防和警察部門的警車也將少用警笛多用光信號。鎮上將遍布高速因特網系統,商店和餐館服務員必須能夠使用手語。
  米勒為規劃中的小鎮建立了網站。一些人為米勒的想法叫好。費城的退休聾人教育工作者卡羅琳‧布里克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可以與郵遞員交談,與商店店員交談,與停下來問路的陌生人交談,能夠參加社區的會議 那有多幸福!”
  蘇福爾斯現年32歲的聾人工程師羅伯特‧科克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達了搬到洛朗居住的願望。他寫道:“這是一生難遇的機會。”
  提出不同看法自我封閉不利交流
  也有人擔心,這樣的城鎮會使聾人群體與社會隔絕,會把他們變成不通世情的人。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聾人和聽障人群聯合會常務理事托德‧休斯頓說:“我們認為,人參與到社會中來會帶來更大的益處。對於希望和我們相同的人交往的願望,我能夠理解。這麼做我也能接受,但我認為這樣做並不明智,如果你問我,我覺得這有一點自我封閉的味道。”對此,巴沃茨解釋說:“我們建的不是聾人城鎮,而是手語使用者的城鎮。我們估計搬到這兒住的最大群體之一就是有著正常聽覺的父母和他們的耳聾子女。”
  米勒所創建網路論壇的一名聾人訪客指責米勒在“試圖退縮到幻想世界中”。另一位訪客寫道:“這種想法真是不現實。過去也有人規劃和建立烏托邦,但沒有任何一個烏托邦能夠長存至今。”
  米勒說,1年前他開始在塞勒姆鎮進行選址考察時,這個人口1371人的小鎮居民對他想法的反應並不出人意料。他說:“他們認為我們瘋了。”
  一些人擔心米勒是否能夠照料創建城鎮的所有微妙事務;也有人擔心小鎮能否吸引足夠多的聾人家庭在那裡生根。麥庫克縣政務委員比爾‧史密斯開玩笑地說:“他們在這裡的第一個冬天會很有教育意義。”
  看好小鎮前景今年秋天正式動工
  擔心歸擔心,種種跡象表明,“洛朗鎮前景看好。
  米勒說,他預計小鎮今年秋天破土動工。他已和雕刻者談了在鎮中心豎立洛朗‧克萊爾雕像的事情。米勒打算本月28日召開確定規劃的會議,屆時將邀請當地政府官員和一家城建規劃公司代表到場。
  米勒說,他正在協商購買兩塊可能作為小鎮建設用地的土地,這些地方目前正由土地測量員測量。
  塞勒姆市本月召開了一次探討“手語城鎮”的社區會議,150多名與會者似乎接受了這種想法。米勒最近前往佛羅里達州參加全國聾人協會會議,他在會上的發言,也得到了支持。
  至於30多萬美元的初期投資,米勒說,主要來源包括自己的錢、銀行貸款和支持者的捐贈。他說,這些捐贈者不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公開。
  建鎮已經成為米勒的專職工作。上星期的一個下午,米勒辦公室中許多人忙著為建鎮計劃核准會議作準備。
  在一個太陽西下傍晚,米勒驅車8公里來到那片可能成為“洛朗鎮”所在地的空地。他與人談論著聾人群體的自尊和建鎮藍圖。他沉默了一會,然後說:“我們要在地圖上做標記。”
  最後,他把4個孩子塞進麵包車,趕往塞勒姆,那裡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辦理。
  陳濟朋
  相關連結
  專家點評“洛朗計劃”
  蓋勞戴大學研究生項目“聾人研究”負責人H-德克森‧L‧鮑曼認為:“洛朗計劃”實際上是正常人和聾人群體協作的標誌 儘管聾人群體並不都傾向於支持這種模式。鮑曼說,美國目前學習手語的聽覺正常人越來越多,手語已經成為大學校園裡選修人數排第五位的“語言”,從這一事實可以看出“洛朗”的意義。
  鮑曼說:“聾人學校和聾人團體排斥聽覺正常的人。但也沒必要到南達科他州買地。我們都有責任建立一個以視覺為中心的環境,支持手語。”
  伊利諾伊州厄巴納市醫生邁克爾‧諾瓦克說,他深信聾人群體中的大趨勢是接受治療,讓下一代的耳聾者能夠使用口頭語言。諾瓦克從1984年起就一直負責耳蝸移植手術。
  他說:“‘洛朗鎮’這樣的社區能讓那些無法選擇或者不願接受耳蝸移植手術的人擁有真正的棲身之所。但隨著時間推移,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少。”諾瓦克說,他懷疑“聾人鎮”的想法將來會“失勢”。
  米勒表示:“我們仍在嚴重誇大手語和聾人文化的衰亡趨勢。”他說,耳蝸移植並不適合所有聾人,何況他們也不一定就願意接受這類技術。
  歷史上的手語鎮
  洛朗鎮不是第一個手語社區。
  200多年前,一批歐洲人來到馬薩諸塞州沿海一個名為“馬莎葡萄園”的島上定居。他們中有許多聾人,這一情況延續了數代。到了19世紀,島上村莊聽覺障礙者非常多,以至于那裡一些聽覺正常者不得不學習手語。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島上的聾人相互通婚或與美國大陸上的人通婚,聾人越來越少,逐漸改變了社區面貌。
  米勒說,馬莎葡萄園島上的小型聾人社區存在那麼長的時間,證明“洛朗鎮”能夠給聾人群體最需要的東西 能夠獨立生存的群體的歸屬感。


不知道我們何年才能象他們那樣建成〝聾人小鎮〝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