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街新貌。

  一條千年老街,經歷朝代變遷,成為歷史的見証。走進這樣的老街,我們可以細細品味其中的歷史,感悟在它的發展沿革中折射的時代精神。北京的牛街就是這樣一條內涵深厚的街道。

  公元996年,這裡修建了一座伊斯蘭教的禮拜寺,成為這條街穆斯林群眾的精神聖地。圍繞著聖殿,以回民為主的大量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群眾在這裡生活聚居了。歷經歲月滄桑,解放前,牛街一帶墳塋遍地,房屋低矮,滿目破爛不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牛街和我們的國家一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裡社會安定,群眾生活幸福,各民族和諧相處。老街展現給世人的是千年以來人們一直追求的和諧之美。

  和諧之美,美在民族團結

  牛街東裡居住的回族居民馬驊、劉萍夫婦都是聾啞人,與漢族張慧蘭一家住在一個平房院裡,一住就是10多年。張慧蘭一家經常幫助這對聾啞人做家務,甚至夜裡孩子哭醒了,聾啞夫婦聽不見,張慧蘭就用特殊的方式叫醒他們……牛街危房改造時,馬驊一家生怕離開了這個好鄰居,多次找到工作人員,打著手語說:不挑新房的大小、朝向和樓層,張慧蘭家住哪兒我住哪兒,就是要和她做鄰居!經過協調,兩家終於又成了鄰居。

  春風小區的一對漢族夫婦和一位無兒無女的回族大媽是鄰居,多少年來朝夕相處,親如一家。房屋危改返遷后,他們做的頭一件事就是把回族大媽接到新居,行兒女之孝,讓老人頤養天年。老人去世時,完全按照回族的習俗為老人送終,鄰裡無不為之動容。

  1998年,11歲的漢族男孩榮超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巨額的醫藥費讓這個父母雙雙下崗的家庭無力承擔,他們含淚把孩子接出了無菌病房。牛街各族群眾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刻掀起了捐款救助榮超的熱潮。榮超所在的回民小學舉行了捐款儀式,同學們走上街頭流著淚向過往的居民宣讀倡議書,廣安門電影院專門為榮超舉辦了電影義演,捐款的人排起了長隊。在大家的幫助下,榮超順利地接受了治療,奇跡般的康復了。“沒有大家的幫助就沒有我的第二次生命,是牛街救了我……”這個生病期間都不曾流過淚的孩子說起這些泣不成聲。

  在牛街1.4平方公裡的土地上,23個民族的群眾和睦生活在一起,從沒有出現過因為民族生活習慣而引起的糾紛。在牛街,講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講民族團結,首要的問題就是尊重回民的生活習慣。在堅持利用各種形式長期、深入地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區政府曾專門制定了文件,規定在牛街中心地區禁止開設非清真餐館,餐飲、副食網點一律不得出售回民禁忌食品,保証牛羊肉生產和供給經過嚴格的審查程序,讓回族群眾吃上“放心肉”﹔社區單位、學校及幼兒園也都是清真伙食。

  黨政機關和干部帶頭執行。有一位漢族民警起初不習慣吃牛羊肉,一吃就吐,但為了能在牛街更好地工作,他堅持吃清真伙食,直到完全適應。許多漢族同胞都自覺地隨順回民的生活習慣,牛街東裡社區的漢族王大媽,春風社區80多歲的李大伯,都是大半生隨順回民生活習慣,和回民群眾相親相融。在對待宗教禮儀上也是如此。一位民政干部到回族老人家中走訪,正巧遇到老人在家做禮拜,他就不聲不響地在寒風中站了半個小時。當老人走出家門時發現屋檐下還站著一個人,老人握著這位干部冰涼的手,感動地說,孩子,真讓你受委屈啦!早知道你來了,說什麼也不能讓你在這兒凍著呵!

  民政干部受凍了,可是溫暖了回漢兩族群眾的心。也正是這份真誠的理解和尊重,奠定了牛街民族團結、互愛互助的堅實基礎。

  和諧之美,美在社會安定

  多年來,牛街不但沒有因為民族生活習慣問題引起過糾紛,而且,該地區一直保持了安定的社會局面。上世紀末,曾經有一些因民族宗教問題引發的風波波及到牛街。一些人到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上訪,在牛街組織游行、散發傳單,請求聲援。然而,牛街的群眾沒有一個人參與。對這些過激的言行,大家始終堅持“不聽、不信、不傳、不參與、不聲援”的“五不原則”,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牛街的團結和睦局面。

  工作、生活在牛街的人們有一個共識:沒有牛街地區和諧穩定的小環境,就不可能有牛街地區的大變化、大發展。鬧民族糾紛,搞民族分裂,到頭來隻能坑害自己。

  工作在這裡的牛街街道工委的每一名工作人員都以維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為己任。2003年春,一場“非典”疫情突如其來。在那“咳嗽一聲,嚇倒一片”的緊張情況下,從領導到一般干部,24小時跟班防守,根本顧不上個人的防護措施,哪裡需要哪裡去,沒有一個退縮。有的甚至住到了單位,直到疫情解除。在那個特殊時期,被隔離的人員得到了工作人員溫暖細致的照顧,除了生活日用品外,每天都能收到一束盛開的鮮艷的康乃馨。一束康乃馨,傳遞著深切的關愛。

  在日常工作中,街道工委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全心全意為各族群眾服務的公仆。居民的下水道堵了,卷起袖子就掏﹔屋子漏了,和房管人員上房就修……2004年剛入冬,新返遷的幾座樓房供暖不好,一時間群眾有點著急,情緒有些激動。在這種情況下,街道干部沒有推卸責任,而是主動聯系施工單位和物業管理人員協商解決,同時,街道干部全體上陣,從一層到二十幾層,一戶一戶地入門走訪,一片一片暖氣地挨著摸。經過反復工作,終於解決了供暖問題。群眾感動地說,可把你們累著了!暖氣雖然是涼的,但我們的心被你們暖熱了!

  牛街依靠人和制度保証安定的社會局面。這裡活躍著9個社區的黨組織和一支千余人的民族團結骨干隊伍,他們的職責就是大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團結互助,弘揚正氣,樹立新風。街道工委長期以來堅持用定期培訓、舉辦講座、知識競賽、自辦宣傳櫥窗和黑板報等形式,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社區群眾中的先進人物及典型事跡,使鄰裡之間互相學習,形成風氣﹔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體育和民族文化活動,同時加強民族干部隊伍建設,做好民族工作,使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一家人”的思想﹔工委領導與宗教界人士結“對子”,與阿訇、鄉佬及信教群眾交朋友,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主動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難題。

  和諧之美,美在協調發展

  過去的牛街,除了狹窄的街道和胡同,就是破舊的成片平房,這裡曾流傳著一句口頭禪“吃不愁,穿不愁,提起住房愁上愁”。那時候,許多家庭老少三代同住在一間小屋,冬不保暖,夏不避雨,一到汛期,街道干部全部忙著給老百姓修改危房,或到低窪院子抽水救險。

  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由國家和社會渠道投入資金,開始了牛街的危房改造工程。如今的牛街,高樓林立,綠草如茵,一萬多戶居民搬進了新樓房,人均住房面積從過去不足5平方米提高到20平方米﹔牛街即將成為沒有危舊平房的街區。轎車進家庭,寬帶網進了屋,老百姓生活質量大大提高。2002年,市區兩級政府又投資上億元對牛街道路進行拓寬改造。在保護千年古寺的同時,將牛街從一條隻有七八米寬的道路拓展為40米寬的大道。

  牛街東裡民族團結文化廣場,是目前北京最大的社區民族團結文化廣場,這裡綠樹成蔭,四季常青,為民族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場所。幾年來,牛街堅持不斷優化區域發展環境,把有限的資金用在社區建設和為群眾排憂解難上,先后投資300多萬元建設了3個文化廣場,總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最近,3000多平方米的社區服務中心即將投入使用,這裡既有社區衛生站,又有圖書館、科普活動室,還有京劇、舞蹈等文體隊伍的排練場地。2000多平方米的牛街民族敬老院也已經開工建設了。在敬老院開工奠基儀式上,回族老人馮冠英說的一番話讓人感慨萬分,他說:“當今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因民族問題動蕩不安,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產生活毫無保障,隻有我們國家國泰民安,發展迅速。我們牛街的各族群眾一定要珍惜這個大好的時機,抓住機遇,早日實現黨中央提出的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牛街前些年出現了不少下崗失業人員。他們在北京市率先辦起第一家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成立了社區公益性就業組織,承擔起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重任。1997年以來,牛街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安置失業人員從事社區巡邏、社區保潔、社區賣菜和再生資源回收等,共安置失業人員600多人。

  在牛街這條民族特色街,清真超市、清真餐館、清真茶庄等老字號商店遍布於街道兩側,不但滿足了本地居民的需求,還吸引了外國使領館和各地穆斯林群眾前來購買。牛街已經連續3年保持經濟快速發展,2004年,財政稅收達到了1.8億元,創造了歷史新高。

  在20世紀初,牛街阿訇、鄉佬中的有識之士就嘗試著辦學校、辦教育。今天的牛街已經成為一片培育人才的沃土。72歲的回族老人錢德才說,“買房買車這都不重要,關鍵是我的孫子和外孫子都上了大學,這才是我最大的驕傲!”新世紀之初,牛街確立了扶助青少年成才、提高民族素質的發展戰略。2004年,又制定了3項措施推動地區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牛街一期二期危改竣工后,一座設施齊全、現代化的小學———回民小學也隨之投入使用。上個世紀80年代,牛街每年僅有一兩名學生考上大學,2004年,牛街一下子就有54名學生考上了大學,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考上了清華、北大、人大等重點高等院校。有3000戶居民的牛街東裡社區,竟然有20名學生考上了大學,這在牛街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牛街的各族群眾正在發奮圖強,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版照片均為北京市民族工作委員會提供)

  《人民日報》 (2005年06月03日 第十三版)  







牛街養老院院長馬淑品為老人理發。






文明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了群眾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