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霖(左)昨在病友會中親吻爸爸,祝其父親節快樂。邱俊吉攝


無聲到有聲 童裝電子耳 學會背詩


復健像馬拉松 低收戶將補助篩檢


2009年08月09日蘋果日報



【邱俊吉╱台北報導】今年14歲、極重度聽損的小霖(化名),植入人工電子耳前,連打雷聲都聽不到,直至10年前動手術植入後,才慢慢學會講話;小霖的爸爸說,這段「從無聲到有聲」過程非常艱辛。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則鼓勵家長自費幫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以利及早發現異狀,該局已研擬對低收入戶補助篩檢費用。




昨是父親節,馬偕醫院舉行「人工電子耳家族」病友會,帶兒子小霖出席的創會會長沈蔚中說,小霖植入人工電子耳前,連打雷聲都聽不到,4歲動手術後,也不是馬上能聽能講,還要配合語言治療師及聽障老師教導,才能辨識語音訊息、學習口語,這時孩子情緒易波動,也使這條復健之路像馬拉松般「非常漫長」。
但小霖昨上台背頌古詩《琵琶行》、講笑話,發音已與一般青少年無異,而沈蔚中在他表演時,也不時為孩子打氣。



父伴子走復健之路


例如小霖笑話說到笑岔了氣,沈蔚中便走到他身邊,鼓勵他把笑話講完,當表演結束後,兩人在台下也互動親密,多年辛苦的復健之路,讓父子間建立了革命般情感。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昨表示,新生兒聽障發生率約1000分之3,約1000分之1嬰幼兒出生時為重度聽障,透過評估與治療,有少數極重度聽障患者,在連用助聽器仍無法改善時,需裝置人工電子耳。



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林鴻清表示,人工電子耳單耗材即約80萬元,政府現僅補助須動此手術的2至6歲兒童約20萬元,凸顯新生兒聽力篩檢重要,愈早發現聽障,愈早介入,治療效果更好,未必需要裝人工電子耳。新生兒聽力篩檢家長現約自費600至1200元,國健局副局長吳秀英昨指未來研擬對低收入戶的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補助,減輕其經濟負擔。



嬰幼兒聽力注意事項


◎嬰幼兒對聲音反應不佳,不會被聲音嚇到,不會模仿他人言語,語言學習慢,應就醫釐清是否有聽力障礙。
◎有家族史或體重低早產兒,或出生時曾缺氧等,為聽障高危險群,須提高警覺。
◎建議新生兒出生3天內接受聽力篩檢,最遲不超過1個月。
◎聽障兒在接受語言治療等復健過程時,情緒易波動,家長應耐心包容,多鼓勵、少責罵。
※資料來源:林鴻清醫師、《蘋果資料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