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的許多公共場所,家長們對子女經常要做這個動作:將右手食指放在嘴上“噓……”這時,哪怕最好動的孩子,也會立刻安靜下來。

  其實,從孩子咿呀學語起,澳大利亞的家長便開始了“公眾場合不能高聲大嗓、以免影響他人”的教育。但孩子有時高興起來可能忘記這一訓誡,這時,家長的提醒就顯得十分必要。有一次,我到華人聚居區的坎布斯圖書館正翻看《小熊維尼》畫冊,一位金發碧眼的小男孩趨前對我說了一句話,聲音小得近乎耳語,我聽了兩遍也沒明白。“這本書您看后請交給我。”也許是他重復時稍稍提高了嗓門,他的媽媽便做了一個“噓……”的表示,男孩當即緘口,改用手勢,直到我明白為止。

  這種場景在澳大利亞隨處可見,有時有形有時無形,有時有聲有時無聲。記得剛剛落戶悉尼郊外貝爾蒙鎮的一幢雙層公寓樓時,由於還沒進入“異國他鄉”的特定角色,進進出出仍像在國內時那樣愛哼唱。那日,正哼著《鈴兒響叮當》走下樓梯,卻見樓下的英裔老太太驚異地從屋裡探出頭來,隨即,她腋下又鑽出兩個好奇的小女孩,這時,我方才醒悟:“吵著鄰居了。”馬上掐斷了歌聲。

  難怪老太太莫名驚詫,雖是近鄰,但平日裡,我們絕對聽不到她那兩個活潑可愛的孫女高聲說話(當然也包括她),除在草坪上追逐玩耍時“放聲”外,其余時間竟如“人間蒸發”似地悄無聲息,就連晚上看電視也是隻見電光閃,不聞人語聲。據老太太說,為使孫女養成良好習慣,她把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致孫女的“行為禮儀”張貼在自家牆上,要求兩個孩子參照執行。這些條款多達32項,但印象最深的,還是有關“聲音”的規范,比如“就餐時,咀嚼食物盡可能閉合嘴,不發出大的聲響,不高聲說笑,不可嘴裡塞滿食物同時說話”﹔“進入安靜場合腳步要輕,避免在公共場所大聲說話、咳嗽或動作發出很大的聲音”等等。

  如此的家教影響,使“公共場所高聲說話會侵犯他人權益”的觀念,逐漸融入孩子們的血液,即使他們單獨外出,也能自覺控制聲響。某日我們在“麥當勞”就餐,隻見一群孩子正舉行生日聚會。溫馨的祝福,美麗的蛋糕,搖曳的燭光,尖尖的生日禮帽,花朵般綻放的笑臉,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但有趣的是,聯歡會沒有“響”聲,孩子們用手勢和眼神“交談”著,還不時以水代酒碰杯祝賀,偌大的餐桌上竟聽不到什麼聲音,如果不是服務小姐邀請在場的顧客與他們同唱生日歌,祝賀“小壽星”的生日,你會誤以為這是一群“聾啞”孩子呢。

  由於成年人的言傳身教,孩子們一旦被噪音“侵擾”,也知道自我保護。年初,我們那條街搬來一戶韓國人,為慶祝喬遷之喜,他們在自家花園裡舉辦了一次盛大的露天聚會,遠近的韓國僑民帶著禮物前來道賀。主人殷勤,客人高興,大家在屋后的大草坪上載歌載舞,喝酒聊天,氣氛熱烈得就像開了鍋的水。誰知晚上10時剛過,便聽到尖厲的警笛聲由遠而近,警車抵達后,韓國人因“噪聲污染”影響左鄰右舍的正常生活,被帶到警署罰款,並寫下保証書后才被放回。事后得知,原來是韓國人的小鄰居、12歲的孩子查理報的案:“我明天清早還要上學,你侵犯了我的休息時間,我不能不管!”

  “噓……”,雖然隻是一個小動作,卻折射出澳大利亞人在公眾場合不干擾他人的家教理念,從大的方面說,它有利於社會生活的有序進行,從小的方面看,它是孩子們成長歷程中的道德教化。盡管“國與國不同,花有幾樣紅”,但我們的家長們是否也可以學學這種方法,以養成孩子們在公眾場合不干擾他人的良好習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