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感受家有聽障幼兒的父母的焦慮、無助與憂傷,為人父母者總盡心呵護她們的幼兒,傾家蕩產再所不辭。一心一意的想為她的幼娃找回失落的聲音。
一般而言,聽障者都仍保有極微弱的殘餘聽力,但是只要一植入人工電子耳後,殘存聽力就會永遠消失。
對失聰幼兒貿然開刀植入人工電子耳,除卻要冒手術過程的意外與危險,因電子耳本身是屬精密的電子機具,使用期限有限。當機具損害時就得再開刀拿出。每動刀一次,就得面臨新一次的手術危險威脅。---我看過許多失敗的案例。
孩子的未來很長很長,即便是電子耳的可用壽命也很長,但是你忍心孩子終其一生均受制於電子耳的不適?願意屢次開刀一換再換?
人工電子耳真的不是聽障兒的唯一補救工具,唯有真心接納,耐心施以早期療育計劃,並以口手語教學引導,通常都會有不錯的效果。而且現在的聽覺輔助器材愈來愈精密、也愈人性化,應該也能讓小朋友在學習發展上得到助益。
面對台灣裝人工電子耳的數量,在世界上的排行榜是名列前茅的紀錄,我不知是該高興?還是難過、憂慮?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