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萱 子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個老師,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只有三個學生組成的加強班之老師,卻開啟了我對聽障朋友的進一步接觸;在這不算短的八個月中,我不斷地在摸索:「什麼是對學生來說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摸索的過程中,我也看到了甄試加強班的學生們所缺乏的學習能力及他們努力彌補的情形,使我感慨良多。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分別是他們所具備的語文能力及溝通方式。

  在課程開始的初期,首先發現學生們的國語文表達能力並不是很通順,尤其是在做作文練習或是以筆談溝通時,字句結構的顛倒錯誤時時發生,除了寫的方面有問題之外,在讀的方面,對於中文教材也常有無法理解的情形。對於這樣子的情況,令我感到疑慮,為什麼他們雖已念到高中或五專程度的學歷,卻依舊有這樣的情形發生。經過長期累積的瞭解,我觀察到他們缺乏促使學習語文的刺激,這些刺激應主要由家人、同學或同事的溝通應對得來,其中家人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聽障朋友的家人往往因為溝通不易而降低了與聽障朋友溝通的意願,或者是因為家人本身習慣以方言溝通(聽障朋友主要學習國語),而使得聽障朋友無法參與家人的談話。這種種的原因,使聽障朋友不但在語文能力上常常因無法應用而難以進步,反而會逐漸因少用而退步。另外在學校教育方面,在國小至國中的重要階段是否有將語文能力基礎打穩?具有一般語文能力的人都知道,我們所具備的用字遣詞的能力都是由國小至國中的學習所累積下來的基礎,並非一蹴可及,或許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寫出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不過基本的中文句構順序,卻應是每個自小接受中文教育的人所該具有的。而這些,很多聽障朋友都沒有,他們很努力的希望和別人一樣有這種語文基本能力,可是教育有給他們嗎?他們有真正得到嗎?這真的是一個很需要從事聽障教育人士去深思的問題。

  除了語文組織能力的問題之外,我認為「溝通」是另一件重要的問題。由於我不會手語,因此在溝通的時候,只有用唇語或筆談來作為溝通的工具。在這一段時間下來,我深深的感受到,因為我不會手語,使得學生們無法以最短的時間來獲得最有效的學習。今天假設我可以運用通順的手語去對學生們表達所要傳達的訊息,口手並用,我相信他們會吸收的更快、更完全。

  語文及溝通的問題,不止影響了聽障朋友的學習吸收能力,更是影響到他們人格及觀念的建立。由於語文帶給他們的挫折感,使他們不喜歡去接觸和語文有關的事物,包括了書籍、報紙及與人之間的談話等,因此他們能接受新知識及新觀念的機會,也就來得少了。這樣的情形,使他們在觀念上及思考模式方面都很狹隘,容易鑽牛角尖,而且較不能真正去參考他人所給予的意見;相對地,也使他們不能真正的領會「要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的意義。在學生身上,我發現他們都有一顆好強及上進的心,但是因為語文及溝通所造成的挫折感,使他們沒有辦法為自己的目標全力以赴,也因為對於外界的缺乏瞭解,也使得他們沒有居安思危的心理,無法全心充實自己的實力。

  很多人都認為「聽障」注定就是會比人更差一截,但是有太多的實例證明,聽障朋友或許比一般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卻絕對可以做到高人一等。他們所需要的是真正能使他們受惠的教育,和一般人一樣的溝通及關心,以及真心的尊重及愛護。我本身也是聽障者,但是因從小所接受的適當教育及家人的關愛,造就我今天有就讀研究所的機會,看著那些弟弟妹妹們,猶如困在井中之蛙,有著想要躍出的心,卻沒有足夠的能力。所以我認為,為聽障朋友開一個大專甄試學科能力加強班,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真正的改善聽障教育,給予聽障朋友一個最紮實、最完善的教育制度及環境,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本文選自聲暉雙月刊,由臺中縣聲暉協進會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