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庭郁/台北報導】
  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動作障礙科主任陳柔賢說,雖不清楚日本學者推行的音樂運動復健細節,但具備「早期」、「多重刺激」與「量身訂製」復健計畫的特色,應會有一定效果,也值得鼓勵。
  陳柔賢說,腦傷患者的復健是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外來刺激,幫助患者損傷但還沒有完全「當機」的大腦恢復功能。早期復健是腦部傷患後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音樂復健則是透過聽覺輸入,由聽覺神經負責傳達外界對腦神經的刺激。
  臨床上對腦傷患者的復健發展非常多元。除了透過聲音的刺激,還包括視覺刺激,如給病人看他心愛的人的照片,關節活動、與肌肉張力等等,且會希望是一旦病人已無急性危險時及早展開。
  日本學者的音樂運動復健裡,除了有音樂與律動,陳柔賢甚至認為包括其中「環抱」病人上下彈跳或晃的「支撐」,都可能帶給病人一種被關心的「感覺刺激」。
  陳柔賢表示,整體而言,日本學者的作法,是更具體的歸納出一套適合個別病患需要與喜好的復健方法;未來假使能彙整後成為期刊文獻,應會讓更多醫師有機會瞭解。
  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則強調,野田燎的音樂運動復健,應是在「喚醒」腦傷病患,還沒有死亡、但暫時停擺的腦細胞。音樂對於仍有聽覺的傷患來說,應是一個不錯的刺激,就好比一般人聽到有音樂時跳舞會跳得更起勁,原理是相同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