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年09月24日 07:38


“緘默無聲中,流淌著音樂和詩歌,”法國啞劇大師馬塞爾·馬索曾這樣詮釋自己的表演藝術。

    用肢體語言探索生命哲理半個多世紀後,馬索的生命帷幕22日在法國巴黎的家中靜靜拉上,享年84歲。

    馬索與查普林·卓別林、巴斯特·基頓並稱為20世紀最著名的啞劇大師。美國流行樂壇巨星邁克爾·傑克遜的“太空步”即學自馬索在一部短劇中的舞步。

    啞劇天才

    馬索的前助手埃馬紐埃爾·瓦卡23日說,馬索22日晚在家中去世。他沒有透露具體死亡原因。馬索的遺體預定下葬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

    “法國失去了一個最卓越的(文化)大使,”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發表聲明說。

    法國總理弗朗索瓦·菲永評價說,馬索擁有非凡的天賦,“能跨越語言的障礙,與每一個人、任何人交流”。

    一張涂成雪白的臉,一身橫條外套,一頂破帽,帽子上插一朵紅花。60年前,馬索創造了一個叫做“比普”的小丑角色,一舉成名。


此後的舞臺生涯中,馬索用形體和表情釋放了林林總總的人類情緒,幾乎從不出聲。私下裏,馬索以健談著稱,但在舞臺上,馬索只在1976年上演的《無聲電影》這部戲中,說出過唯一一個單詞“Non”(法語“不”的意思)。

    緘默無聲,是詩歌,也是音樂。馬索說,啞劇中,肢體語言透露了靈魂中最神秘、最本質的渴望。“模倣風時,你就是風暴;模倣一條魚時,你把自己投入大海。”

    馬索的啞劇天賦在著名短劇《公園》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一人扮演了公園內的所有角色,從拋球玩耍的小男孩到埋頭編織的老婦人。

  
  啞劇復興者

    喜愛啞劇表演的人們認為,馬索憑一己之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文化廢墟中重新振興了啞劇。他于1949年創建的馬索啞劇團是當時歐洲唯一的啞劇表演團體。50年代中期,馬索在美國的巡演獲得巨大成功,一舉奠定國際明星的地位。

    七十年代,馬索成立國際啞劇學校以傳承香火。他還積極把啞劇推廣到歐洲以外的地區,把“比普”形象帶到了墨西哥、澳大利亞和中國等陌生的土地上,使啞劇在國際戲劇界地位日隆。

    馬索自稱,他的啞劇藝術不僅汲取了卓別林、基頓等前輩的成就,還從中國京劇、日本能樂等東方的古老戲劇中吸收了許多形體表現手法。

    一次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馬索自信地認為,自己一手復活了啞劇藝術,如同“(安德烈斯·)塞哥維亞在吉他演奏、(巴勃羅·)卡薩爾斯在大提琴演奏中所作的(貢獻)”。

    馬索生平最美好的回憶之一是與偶像卓別林的邂逅。1967年的一天,馬索在巴黎奧利機場候機時,突然看到一群孩子圍著一名老人過來,那正是卓別林。馬索鼓起勇氣走向卓別林,作了自我介紹。馬索親吻了卓別林的手,還拿過卓別林的手杖,模倣走了幾步。當時年已78歲的卓別林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激動地熱淚盈眶。

    活到老演到老

    馬索1923年3月22日出生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原名馬塞爾·曼格爾。他的猶太人父親從事屠宰業,但有一口不錯的男中音唱腔。在父親影響下,馬索從小進入音樂和戲劇的世界。

    二戰爆發後,德國侵入法國,馬索全家逃往法國西南部。為躲避納粹迫害,馬索改換了帶有猶太人特徵的名字“曼格爾”,自此以馬塞爾·馬索出現。

    戰爭期間,馬索加入了法國地下抵抗運動,1944年,他的父親被關進奧斯威辛集中營,後來死在裏面。

    巴黎解放後,馬索開始了表演藝術家的生涯。他拜巴黎啞劇學院創始人艾蒂安·德克魯為師,潛心學習啞劇藝術。1947年,在巴黎左岸一家酒館的小舞臺上,馬索的終身“標簽”——小丑“比普”首次亮相。

    馬索談及“比普”這一角色時曾說,“比普”是他的“另一個自我”,是他那個時代的堂吉訶德,“在一個充滿不公、美麗而脆弱的世界裏,孤身奮戰”。

    年事漸高後,馬索仍不倦地在舞臺上伸展肢體。77歲那年,馬索舉行最後一次環球巡迴演出,隨後宣佈告別長達半個世紀的舞臺生涯。

    大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曾這樣讚譽馬索:“我把可見的東西變成不可見,你卻把不可見的東西變得可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