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檳城24日訊)天生我才必有用,盡管他們是特殊人士,但他們還是盡社會本分為社會作出貢獻。檳州聾啞協會數十名會員週日早到湖內銀禧安老院為老人理髮。
檳州聾啞協會主席曾亞才透露,這是該協會首次舉辦這項義剪活動,旨在提高聾啞人士對社會責任的意識,為社會作出貢獻。
“雖然我們是特殊人士,需要他人幫忙,但我們還是可以憑自己所學的一技之長協助有需要的人。”
他週日出席這場義剪活動時說,現今該協會有逾600名成員,當中一些是理髮師、美容師、工程師、教師及建築師等。


四肢健全為社會服務


“我們只是聾啞,四肢還健全,應當善用身體的每一個部分,盡所能為社會服務。”
他說,參與義舉,也可提高成員的公民意識,關懷老人也讓他們培養孝訓的思想,勿對置父母不理。
另外,檳州聾啞協會創辦人李貴蓉在活動上提出,他們有今天的成就皆是因為早前或小時受到社會人士的恩惠和協助所致,因此現今在他們學有所成後應當回饋社會,盡社會責任。
她說,盡管聾啞人士所賺取的盈利不多,不能撥出巨款給予慈善機構,但他們可以憑自己的能力,以各別技能給予這些組織幫助,也是一種回饋社會的活動。
她續說,至少一個月一次到州內各地慈善組織給予義務性的協助,如大掃除、舉辦康樂活動及義剪活動等。
檳州聾啞協會週日早上10時開始為銀禧安老院約23名老人理髮,隨後還與老人們用餐和交流。銀禧安老院經理莊連成讚許檳州聾啞協會的善舉,是其他特殊人士學習的好榜樣。
他說,盡管他們是聾啞人士,但他們不放棄自己,學有一技之長,再將所學的回饋社會。
另外,語言導師西娣透露,檳州福利局將於今年12月或明年一月初在峇都蠻住宅區一單位為聾啞人士推行協助聾啞人士融入社會計劃,公開於1歲至18歲聾啞人士參與,學取一技之長。
有意參加者可聯絡檳州聾啞協會(2260160),參與者無需繳付學費,反而可每個月獲得150令吉的津貼。


盼設聾啞老人住所


曾亞才(63歲)指出,迄今,大馬尚未有一所收容聾啞老人的住所,亞洲國家中唯有日本才有這設備,為此他希望州政府在州內設立聾啞老人的住所,讓單身或無家可歸的聾啞老人有棲身之地。
他說,州內也只有聖尼古拉盲人院有提供這方面的福利和措施,然而就只有聾啞人士沒有。
為此,他將向州政府提出這項建議,在近期內與檳州福利委員會主席曹觀友會面商談此事。
他解釋聾啞人士安老院的重要性,若聾啞人士一個人居住,他們會因為溝通上的不便,無處宣洩他們的想法和感受,長期性的壓抑或會導致他們面對精神問題。


應學習語文和語言


李貴蓉(78歲)則促請政府更關注聾啞人士的學習事宜,在初學時期應讓他們學習語文和語言,並非只學手語,免他們日後的學習受限。
她表示,要讓一名孩子有健全的人生成長就必須讓他們學習語文和語言,才能讓他們能持續的學習下取,吸取更多知識。
她說,手語對聾啞人士而言是一種基本的溝通工具,並不能有效的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學取知識。
當被詢及她對目前國內聾啞人士教育的看法時,她感到非常欣慰和高興,因為我國政府重視他們的教育,提供他們許多學習和就業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娜手語工作坊 的頭像
    莉娜手語工作坊

    超有趣手語廣角鏡--莉娜手語工作坊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