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葉(右)、王怡(中)雖受限聽障,仍苦心經營梅枝。
記者廖淑惠/攝影



【記者廖淑惠/台北報導】 92/07/29


  位於羅斯福路三段巷弄中的梅枝圖書印刷公司,由十二名員工組成,其中九人都是重度聽語障者,數十年來他們憑著印刷技術與一般公司競爭,一路走來備嘗艱辛,卻仍堅持自食其力,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這些客戶都是我們靠真本事掙來的!」,負責人王逸葉說,客戶們都是在生意往來後,才知道這是家由聽障人士經營的公司;她一直深信自助而後人助,殘障人士雖需要社會的幫助,但不是乞求人家的憐憫。


  王逸葉說,家中六名兄弟姐妹中,有五人幼年時因發高燒先後失聰,為免子女成為將來社會的負累,當時任教於台北工專物理系的父親王道平,認為印刷業較適合聽障人士謀生,於是在民國五十年創立梅枝。


  但當年啟聰學校並未設印刷科,職業教育體系「建教合作」的理念也剛萌芽,因此父親授課之餘,只得自行購置設備,研究、教導子女印刷技術,從獨子王怡開始教起。


  想起學習過程,王逸葉說,早年活字版鉛字很重,單單一個一立方公分的鉛字,就比現在的手機重,且排版時得一個字一個字排,十分耗時,一個不小心就全弄翻,又得重新再來,對十二、三歲小女生而言,是十分吃重的工作。


  不過,體力透支不算辛苦,真正的辛苦是來自社會上的不信任感,「聽不見麻煩啦!」,王逸葉說,每每聽見這樣的話,就刺痛她的心,為了證明自己,只能更努力,對每筆生意必定兢兢業業處理,把每一次的機會都當作是最後一次全力以赴。


  漸漸地梅枝在印刷界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六、七○年代梅枝鼎盛時期,經常是燈火通明趕工印製文件,早年的客戶包括金門防衛司令部、大學聯招會、國立編譯館、軍醫院等,甚至有一回緊急為總統府趕工印製文件。


  然而近年來隨著電腦化的普及,印刷生態發生很大變化,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梅枝缺乏資金作後盾,只能維持既有設備和規模,再加上大環境經濟不景氣,讓梅枝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兩年前不得不開始接受勞工局補助。


  王逸葉無奈地說,以前就算符合申領資格,她們始終堅持要靠自己力量掙錢,不向任何補助單位請領,但近兩年來經濟不景氣,梅枝只能在慘淡中勉強度日。


  為了讓梅枝繼續走下去,她不得不四處拉生意,她說,談到技術梅枝雖稱不上頂尖,但對每筆生意必定兢兢業業處理,她現在只求公司能夠維持下去,至少不致讓九名聽障者面臨中年失業的危機;梅枝就像她們的「家人」,無論如何絕不讓梅枝倒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