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布時間: 2012-12-14 18:02:56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湖北頻道12月14日電(記者俞儉、黎昌政)她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測試,她以高分通過GRE和托福考試,她只身前往美國的大學交流學習,她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篇……取得這一串驕人成績的,是一位幼年因藥物中毒導致雙耳失聰的聽障女孩,她是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專業研究生劉軼。

    “聽障群體的楷模,健聽世界的標桿。”導師雷江華教授高度讚賞他的得意門生劉軼;師生們都敬佩地稱她是“華師的海倫”“華師的張海迪。”


    今年26歲的劉軼生長在武漢,在20多年無聲世界裏,默默地看口型和用文字與人交流。說話,在她這裏變成“看話”,媽媽從小教她“讀唇”。每次發音,媽媽讓劉軼用手摸聲帶,感受發音時的氣流;眼睛盯著媽媽的嘴唇,認清每個字的口型。幾十遍、幾百遍、幾千遍……3歲的一天,劉軼第一次開口喊“媽媽”時,她看到媽媽眼裏閃著淚光。


    聽障孩子一般會轉入特殊學校上學,劉軼憑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一直堅持在普通學校就讀。她通過看口型與別人交流,不能正常交流的就寫紙條,老師講的知識她不懂的,下課後就不厭其煩地追問……


    對完全沒有聽力的人來說,學英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她總結出一套學習方法:看視頻學口型,邊做題、邊背單詞,堅持讀出聲、強化記憶。


    劉軼給人的印象是“刻苦到極致,認真到極點”。她小學成績名列前茅,中考考入重點高中,不僅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還跨專業考上研究生,目前正在申請到美國繼續讀博深造。


    雷江華說,劉軼在學術上很有鑽研勁頭,很喜歡提出問題,並能夠在和老師的思想碰撞中,一步步拓展研究思路。今年3月份,雷教授和她提到“口型模倣在唇讀中的作用”這個課題。她馬上反問:“口型模倣有什麼特別之處?漢語、英語上又有什麼不同?”問題提出來了,她很快一頭扎進中外文資料中,經過六易其稿,完成近2萬字的論文《口形模倣在唇讀雙語語音中的作用》,已發表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中國特殊教育》。


    劉軼不像是一個有聽障的“特殊人”,這個美麗的陽光女孩,永遠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特殊教育專業教師彭興蓬說,她從來不把自己當作殘疾人,也從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僅能樂觀面對並克服困難,還能用實際行動幫助他人。


    “每個人都需要幫助,我願意幫助他人,並因此感到快樂。”劉軼對記者說,她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身邊人的關愛,也應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


    她比平常人更懂得感恩。從大學一年級暑假開始,她就在武漢市慈善總會做義工。大三那年,她每個周末都要擠2個小時的公交車,到武漢市兒童福利院給孩子們做心理輔導。現在,她每周五都去武漢市第二聾校做義教,用誇張的口型,配合不太熟練的手語,和孩子們聊天、做遊戲,教他們學英語,做心理咨詢……


    華師黨委副書記何祥林說,在劉軼身上體現出令人感動的三種精神特質,一是身殘志遠,自強不息;二是克難奮進,品學兼優;三是助人為樂,大愛無限。


    團委書記何金暉表示,劉軼為當代大學生傳遞了正能量,團委號召廣大學生認真學習她刻苦鑽研、團結友愛、積極工作的精神。和劉軼相識六年多的劉康琦說:“我一想到她這麼樂觀堅強地面對生活,就覺得自己遇到的困難都是‘浮雲’,心中也充滿了力量。”


    更多的時候,劉軼沉浸在無聲世界中追逐夢想。“我發現很多殘疾人是孤立的,很多人沒得到他們應有的關注與尊重。”劉軼說,她的夢想是去美國攻讀特殊教育專業的博士,將來投身殘疾人教育事業,幫助更多的聽障人士。(完)



 (編輯:彭湘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