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是身心障礙的一種,對學習而言,當然也是一種障礙。現年三十五歲的黃國晏,眼睛全盲,但是視障並未限制他的學習,他從臺灣師範大學畢業以後,赴美留學,取得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兩個碩士學位,以及威斯康辛大學的碩士、博士學位,成為獲得美國長春藤名校碩士以上學位的第一位臺灣盲友。
一般人總認為身心障礙者學習受限,因此,除了設立特殊學校之外,也在普通學校設置特殊班級,容納身心障礙者。提供的學習內容,不是較淺的課程,就是不具競爭力的職業訓練;如視障者最常學的是按摩,聽障者則是美容、美髮。
目前分類:小說,散文,心情故事,手語或旅遊心得感想 (722)
- Feb 07 Wed 2007 09:23
「日日談」改進教育 為障礙生打造競爭力
- Feb 07 Wed 2007 09:21
克服聽障 小朋友大展歌喉
【記者楊惠芳報導】歌唱比賽不稀奇,但是一群聽障小朋友昨天在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的學生協助下,舉辦別開生面的「聽天使在唱歌」歌唱比賽,參賽者都是聽力受損的小朋友,雖然每個人的聽損程度不同,但在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進行「聽語療育課程」後,現在他們不但能說會聽,更可以站上舞臺唱歌,每個人都像是小明星。
就讀新店市北新國小附幼的杜芸說,她平常很喜歡唱歌,昨天唱的是「虎姑婆」。杜芸今年九月即將進入國小就讀,杜媽媽擔心的說:「教育資源不足,一般教師可能不知道如何照顧聽損小朋友,希望政府可以安排教師接受這方面的訓練。」
- Feb 07 Wed 2007 09:11
高浩維用電腦幫聽障兒溝通
【記者劉偉瑩專訪】十一歲的高浩維接觸電腦雖然才一年,卻讓他的生活從此有了重大改變。
臺北市志清國小四年級的高浩維,是今年資訊向日葵楷模中年紀最小的得獎者。他在幼兒時期聽覺受損,三年級開始學電腦時,打字的速度很慢,但現在不看鍵盤也打得飛快,一分鐘可以輸入四十幾個國字。技巧純熟的浩維成了資源班的小老師,每天中午吃飯後,便開始陪資源班中口語能力較差的小朋友進行網路溝通。兩臺電腦一連線,兩個人就可以像打電話一樣,在鍵盤上敲敲打打聊起天來。
- Feb 06 Tue 2007 16:05
47篇感人的短文---(真的很棒.一定要看哦!)
> >>> ■[第1篇]★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
- Feb 02 Fri 2007 12:41
好話 v.s 壞話 ... 只在一念之間
- Jan 30 Tue 2007 10:09
殘障員工發揮效力(web only)
- Jan 30 Tue 2007 09:53
[劉茂勝]聾人學校
每天去散步,我都要從兩所學校門前走過,一所是北醫附小分校,另一所是北京第三聾人學校。一直都保持著這個習慣。在我看來,倘若沒有了這兩所學校,我們牡丹園花園北路這條街,或許就會平庸許多。不知道為什麼短短幾年小學校已更名三次,開始叫牡丹園小學,後改為陶行之小學,現又改成了北醫附小分校。但我知道北京市第三聾啞學校,如今改為北京市第三聾人學校,是出於人性化考慮並很科學的。雖然隻是一字之差的改動。那天,聾人學校的保安告訴我,說一個孩子聾必啞是不對的,有的孩子雖聽不見聲音,但還是能夠發出聲音。他對我說:“不信,看見那個高個子的男生了嗎?一會走過來會叫我哥。”果不其然,他走過來,叫了一聲哥。
相比較而言,這兩所學校,我喜歡與牽掛的還是聾人學校。因為我喜歡舞臺上由“聾人”孩子錶演的舞蹈《千手觀音》,它形象地詮釋了愛與感恩,讓我難以忘懷。但美輪美奐的舞蹈《千手觀音》終歸是藝術,當我用藝術和生活對比著進行內心思考時,畢竟是隔著一段距離,這麼說吧,是聾人學校讓我接上了這個地氣,不用走出方圓十幾裏,切身感受愛與感恩這些詞。雖然聾人學校的窗口裏,沒有朗朗的讀書聲,操場的籃球架下沒有喧聲,進進出出的孩子,不是一隻隻嘰嘰喳喳的小鳥,彼此用啞語打著手勢交談。可這裡無聲的一切像是一首詩,當然,夏日校園裏還有雨水飄灑,冬天校園裏飄著雪花。
- Jan 30 Tue 2007 09:41
交友、婚姻與性生活----──牽阮的手
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到關於身心障礙者「交友、婚姻與性生活」的資訊相當少,除了突顯出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情感需求較疏視外,身心障礙者的情感處境可能是較困難的。
- Jan 29 Mon 2007 09:22
不要讓好人,壞了你的好事
- Jan 28 Sun 2007 10:07
讓聽障兒進入有聲世界不是夢
- Jan 26 Fri 2007 23:56
健康吃到飽~~ 火鍋店老闆 酷似藝人陳美鳳
仔細看一下,這位美麗的老闆娘,是不是跟藝人陳美鳳有幾分神似,不少消費者看過之後,口耳相傳,來問問店內的消費者。
- Jan 24 Wed 2007 15:48
退伍軍人王啟凡助弱勢
記者陳正一/南市報導
退伍軍人王啟凡為尋求事業第二春,經過各行各業的歷練,終於在「二手家具」業開創自我天地,並將人生經驗做為指點後輩的演講題材,行有餘力則投入義工行列,協助弱勢團體開創事業,不僅自助也能助人。
- Jan 24 Wed 2007 14:58
德國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 與您分享
德國人認為 , 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離開父母自闖一片天地 , 與其讓他們面對措折惶恐無助 , 不如從小摔摔打打 , " 撞 "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因此 , "殘酷教育 " 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成為流行驅勢。
- Jan 20 Sat 2007 09:31
訪談國中小及兒童英語教師之經驗與觀察
- 經過我們訪談幾位曾經有教學經驗的同學後﹐站在學生的角度﹐我們歸納出以下分為身理﹐心理等...
一、形體上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