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峇里島北邊的叢林裡,有一個村落使用著只有村裡人才知道的語言,而這與當地被稱為「聾人村」的原因息息相關。
出現聾人的比率高
在村民有 3,000人左右的Bengkala,大約有 42人一出生就是聾人,相較來說,美國每 1,000人大約有 2-3人一出生就是聾人,或是有嚴重的聽覺障礙。這樣的情況也讓Bengkala常被稱為「Desa Kolok」,即聾人村。
發展出「聾人的語言」
由於當地出現聾人的比率異常地高,使得這裡發展出一種獨立於國際和印尼版本的手語、只有村裡人才能理解的獨特手語「kata kolok」(聾人的語言)。
詛咒?不,是基因
雖然長年以來,村人相信這樣的情況是一種詛咒,不過科學家發現這是源於一種被稱為DFNB3、具有高度地區集中性的隱性基因,而且已經在村里存在了 7個世代。一份在 1995年的研究便顯示,村里大約有 9.4%的人都帶有DFNB3的基因。
以接納取代排斥
而比起排斥,整個村落反而接受了與聾人一同生活的社會形態。在Bengkala,大多人從小就開始學習kata kolok,不論聽得到或聽不到,他們都能透過kata kolok來和彼此溝通,這也在無形中於人們心理種下「我們彼此沒什麼差別」的想法。
沒有我群他者 大家都是一體的
所以走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人們在街道上以手語溝通;在小學裡,聽不到的學生會和聽得到的學生一起上課,因此學校老師也會在說話的同時以手語授課。
就像《無形之人》(暫譯,Invisible People)一書所形容的:「在Bengkala,身為聾人並不是當事人自己的事,而是整個社群的事。」
在學校裡,老師正在指導學生如何比kata kolok。
「平等」
「我覺得自己就和其他人一樣是平等的,」72歲的村民珊狄(Wayan Sandi)用手語說道,同時按壓了自己的食指來強調「平等」一詞,他接著說:「在這個社群,我們是一體的。」
我想在這個村落以外的地方,人們會覺得正常比較好,但在這裡,我覺得自己就和其他人一樣。
Bengkala村民 珊狄
離開村子是個問題
然而,kolok(指Bengkala裡聽不到的村民)雖然在村裡要和他人溝通不是問題,但是如果他們想去外地工作往往就會碰到障礙——因為外地人並不明白Bengkala獨特的手語。
小學畢業就不唸了
另一方面,Bengkala當地的國中並沒有教導kolok的措施,所以大多kolok在小學畢業後就不會再接受教育。Bengkala的市長馬爾戴那(Ida Mardana)在 2015年受訪時就指出,村內的kolok中,只有 5個kolok會識字。
「kolok希望可以成為更好的人,」馬爾戴那說:「我也希望他們可以擁有更優渥的生活。」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村裡人彼此用手語溝通的狀況,許多人也習慣會一邊講話一邊比手語。
努力彌補語言、工作斷層
在馬爾戴那的爭取下,印尼政府和能源企業便開始在當地建立新的建築、發展與農業有關的基礎建設,協助訓練kolok發展農業以外的工作技能,像是製作工藝品。
在科技與全球化的發展下,年輕一代的kolok也開始會輔以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溝通,並開始學習國際版本的手語。這幾年來,也有越來越多kolok會到峇里島南部城鎮金巴蘭(Jimbaran)學習印尼版本的手語。
在Bengkala,已經有 30年歷史的舞蹈「janger kolok」,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
發展觀光的好地點
此外,Bengkala獨特的社會文化也吸引了許多觀光客、學者到此一探究竟。其中當地最具特色的表演,莫過於全由kolok組成的舞蹈「janger kolok」,直譯就是聾人的舞蹈。
靠著記憶來跳舞
「janger kolok」在當地已經發展了 30多年,並由 16名年齡介於 16-72歲的聾人組成,在聽不到節拍的情況下,他們還是能透過記憶、視覺上的暗號來跳出舞步一致的舞蹈。這也成為當地逐漸熱門的表演項目。
其中一名舞者古達(Wayan Getar)就說:「從中國和歐洲來的觀光客會特別來看我們表演,他們真的喜歡。」
延伸閱讀:《「要怎麼玩都可以」Xbox打造身心障礙友善的控制器》
《跟家人吵完架,12歲澳洲男童離家出走峇里島》
參考資料:
01 Everyone in This Village Can Speak Sign Language So Deaf Residents Can Be Treated Equally
02 In Bali's Deaf Village, Everyone Speaks Sign Language
03 'Talk of the deaf': 80% of this Bali village can use their own sign languag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