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Outline -*-

* 專題報告

-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
- 2004 年 3 月 4 日
- 林克寰
- JediLin@Gmail.com
- http://Jedi.org/blog/

* 無聲的吶喊

林伶旭(2004)

- 「聾人」作為一種社會身分和次文化群體,所遭受的不平等對待和誤解,來自整個社會權力關係和資源分配方式,以及污名化的刻板印象。
- 聾人社群原是有自己的語言與文化,長期以來聾人被主流聽人文化壓抑,聽覺至上主義霸權操控聾人,使聾人需裝上助聽輔具成為聽覺社群一員。這是聽人漠視聾人語言權利與文化,導致聾人與聾人文化隔離,或根本不認識聾人文化。

* 環境差異與聾文化

** 早期對於聾文化的研究

- 主要屬於社會學或教育學的範疇
- 分析以及比較源自於病理差異所產生的環境區別
- 探討歸納在不同的環境刺激之下,對聾人個案所產生的影響

** Chan and Lui(1990)

- Chan 和 Lui 比較了家長是聾人以及家長是聽人的聽人個案
- 兩群家長間有顯著的不同
- 個案的自我思想、身體能力、同儕關係、學校成績以及一般能力上都沒有顯著的差異
- 家長的溝通模式並不會對子女造成巨大的影響
- 他們可以從更密切的同儕活動中,發展出各項功能

** 聽障族群內的變異因素

吳宗蓉(2002)

- 年齡
- 教育程度
- 使用語言

* 聾人的自我認同

** 自我認同的建立

Holcomb(1997) 曾指出,不論是語言前或語言後失去聽力的聾人,大致上都會按照以下五個階段重新建立起自我認同:

- 順從
- 不和諧
- 反抗及陷入
- 反省
- 覺醒

他們所建立起的自我認同,又可以大致區分為以下七類:

- 雙文化均衡
- 偏聾雙文化
- 偏聽雙文化
- 文化孤立
- 文化分離
- 文化邊緣
- 文化監禁

** 自我認同的選擇

Luey 、 Glass 和 Elliott(1995)

- 現有的分類方法傾向於用聽力損失的程度及開始的時間來分類
- 不能用來歸納或預期個案對於自己生活的滿意程度
- 許多個案會賦予不同的溝通方法不同的概念,然後再去選擇是否要承認那樣的概念型態
- 外在環境的接受與否,也會直接地影響到個案及個案家屬所選擇的自我認同

** 新技術帶來的不確定性

Williams(1997)

- 「當人們對某樣事物的掌控越完備的時候,那樣事物的不確定性就越高」
- 這種不確定性會動搖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或印象,甚至會造成恐慌與畏懼
- 因為人們不自知、或不理解、或不習慣使用權利以及進行選擇

** 網路傳播之特質

吳宗蓉(2002)

- 互動性
- 分眾性
- 異步性
- 缺乏情境線索
- 匿名性
- 分散性、去中心化
- 非線性超鏈結
- 時空壓縮
- 多元性
- 多媒體
- 快速流動
- 虛擬真實
- 文字口語化

* 從硬體輔具到軟體科技

** 背後的精神意涵

鍾宗仁(2002)重新解讀了這些原被當作外加的輔具,認為他們在社會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單純滿足功能性需求的角色,而是一種多重象徵性角色。

有時成了人類某種天生功能性欠缺的延伸,化為一種肢體工具的再現;有時卻象徵著個人的意識型態、社會地位、獨特品味與某種情感知覺的寄託。

使用產品時,使用者便會針對其經驗記憶中的印象,比對現有產品,而獲得其對產品的理解與認識,此便是其對產品產生文化認知歷程。

** 使用與自我認同

鍾宗仁(2002)

「此種器物與身體間構成一種延續性的特徵,並建構出緊密的關係脈絡,作用於人類的生活形態中,無論是生活、工作或是休閒。這彌補身體器官功能不足的延伸、記憶的延伸、社會溝通的媒介、情感之所繫、自我的表達與體現。」

「此時,器物在身體上形成一種手段,一種滿足表達需求的媒介物。而人類的身體也構成組成社會現實的成分。人們在攜帶使用的過程中,構築了使用者的空間場域,一個自我的空間,卻也是開放展演的舞台。」

「這種種配戴的現象,都將指向一種操作的過程,一種如同儀式一般的行為。與儀式行為的目的性一樣,其中包含了許多的經驗認知與溝通行為。」

亦即,選擇使用的過程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對自己的認同,以及對自己所歸屬族群的認同了。這或許也是國外聾人社群拒絕使用聽能輔具背後的心理機制。

** 使用者的心路歷程

林雅琪(2002)

- 角色的認定與扮演
- 表達需求
- 執行策略方法
- 結果的呈現

* 網際網路與社會參與

** 虛擬世界混入真實生活

楊可凡(2001)

- 促進溝通
- 歸屬與迴避
- 社會學習
- 能力與支配力的證明

** 聽障者的網路活動對社會參與之影響

吳宗蓉(2002)

- 網路有助於瞭解社會
- 網路助於與非聽障者溝通
- 網路產生的負面效應並不明顯
- 受到網路影響程度越高的受訪者,不論在參與「聽障」或「非聽障」方面,其社會參與程度都較高

* 軟體技術標準

** 無障礙的生活環境

陳郁仁(2001)

- 有形的物理環境
- 無形的人文環境,其所強調的即為「可及性」(accessibility)

** 美國 508 公法

- 軟體(應用程式及作業系統)
- 網頁資訊及程式
- 遠距通訊設備
- 影像及多媒體產品
- 自足式及封閉產品
- 桌上型及攜帶型電腦

其中「網頁資訊及程式」部分的技術標準,完全囊括在 W3C WAI WCAG 1.0 Priority 1 的規範範圍內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
- 完全比照 W3C WAI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1.0

** W3C WAI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1.0

- 共計十四條指導原則 (Guidelines)
- 每個原則均規劃成三個不同的優先等級 (Priority)

陳郁仁(2001)

- 「對聽障者而言,有必要的準則有第一、四、五、六、十、十二及十四等七條」
- 「在優先性方面,對於聽障者而言,有第五、六、十、十一、十二、十四等六條」

- 1. Provide equivalent alternatives to auditory and visual content
- 4. Clarify natural language usage
- 5. Create tables that transform gracefully
- 6. Ensure that pages featuring new technologies transform gracefully
- 10. Use interim solutions
- 11. Use W3C technologies and guidelines
- 12. Provide context and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 14. Ensure that documents are clear and simple

* 聽障者的傳播偏好

** 最常用的吸收資訊方式

吳宗蓉(2002)

- 早期逾六成的聽障者以平面出版品為主(引述自呂郁女,1978)
- 超過八成的受訪者以網路作為主要的吸收資訊方式
- 其次依序為電視、報紙
- 再其次為雜誌、團體通知

** 網路討論板中的發言狀況

吳宗蓉(2002)

- 五成三的受訪者會在聽障團體討論板上發言
- 四成受訪者會在認識的一般聽人朋友的討論板上發言
- 祇有近三成的受訪者願意在陌生的公眾環境中發言

** 對網路的期待

吳宗蓉(2002)

- 政府以電子郵件宣導福利訊息
- 以網路申辦手續
- 醫生將病情說明以電子郵件寄給聽障病人
- 用聊天室進行小組討論
- 各機構設置網路留言板供聽障者表達意見

[include: ../module/traditionalplatform.text]

* 研究假設

- 聽障族群期望網站更新更為頻繁,以時時反映最新動態
- 聽障族群需要更熟悉、更有歸屬感的發言場域
- 聽障族群傾向於透過網路來延續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

[include: ../module/refineblog.text]

* 實做計畫

- 從 DeafNet 的經驗起步
- 先與單一一個聾人協會合作,作為先期實驗
- 輔導成立部落格主機代管服務的提供部門
- 機器與頻寬可考慮向交大或中研院尋求協助
- 軟體可找台大、交大、或師大協助
- 系統規劃上以依附於現有的服務為基礎,逐漸發展延伸

* 研究方法

- 一開始以介入與合作為暖身期
- 以深入訪談為主的質性研究做為前導研究
- 以後期問卷進行量化分析

* 參考文獻

- Backenroth GA. Deaf people's perception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working life. 1995. Int J Rehabil Res, 18(1):76-81.
- Backenroth GA. Social interaction in deaf/hearing bicultural work groups. 1997. Int J Rehabil Res, 20(1):85-90.
- Barnelt 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who use American Sign Language. 2002. Fam Med, 34(5):376-82.
- Barnett S. Clinical and cultural issues in caring for deaf people. 1999. Fam Med, 31(1):17-22.
- Bryce G. Cochlear implant and the deaf culture. 1996. Am J Otology, 17(3):496.
- Chan LM, Lui B. Self-concept among hearing Chinese children of deaf parents. 1990. Am Ann Deaf, 135(4):299-305.
- Foster S, Barefoot SM, DeCaro PM. The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to a group of deaf college students: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1989. J Speech Hear Disord, 54(4):558-69.
- Haas R. Experiences with d/Deaf culture. 1998. JAMA, 7;279(1):82.
- Haimowitz S. Deaf culture. 1999. Hastings Cent Rep, 29(2):5.
- Holcomb TK. Development of deaf bicultural identity. 1997. Am Ann Deaf, 142(2):89-93.
- Klugman CM. From cyborg fiction to medical reality. 2001. Lit Med, 20(1):39-54.
- Luey HS, Glass L, Elliott H. Hard-of-hearing or deaf: issues of ears, language, culture, and identity. 1995. Soc Work, 40(2):177-82.
- Luey HS. Between worlds: the problems of deafened adults. 1980. Soc Work Health Care, 5(3):253-65.
- Martin DS, Hussey L, Sicoli D, Sheng ZN. Removing barriers and building bridges: American deaf interns teaching Chinese deaf children. 1999. Am Ann Deaf, 144(3):281-8.
- Mason D, Ewoldt C. Whole language and deaf bilingual-bicultural education--naturally! 1996. Am Ann Deaf, 141(4):293-8.
- Padden C, Ramsey C. Deaf culture and literacy. 1993. Am Ann Deaf, 138(2):96-9.
- Peters E. Our decision on a cochlear implant. 2000. Am Ann Deaf, 145(3):263-7.
- Preston P. Mother father deaf: the heritage of difference. 1995. Soc Sci Med, 40(11):1461-7.
- Reagan TG. Bilingualism and the dual culture of the deaf. 1996. S Afr Med J, 86(7):797-9.
- Redding RL. Changing times, changing society: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s in deaf education. 1997. Am Ann Deaf, 142(2):83-5.
- Tucker BP. Deaf culture, cochlear implants, and elective disability. 1998. Hastings Cent Rep, 28(4):6-14.
- Williams SJ. Modern medicine and the "uncertain body": from corporeality to hyperreality? 1997. Soc Sci Med, 45(7):1041-9.
- 中華民國輔助科技促進職業重建協會。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2002。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林伶旭。無聲的吶喊-台灣聾人文化的形構與危機。2004。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雅琪。探討職務再設計中就業輔具之設計或提供的認知與需求-以身心障礙者、雇用單位與身心障礙就業輔導委員作比對。2002。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宗蓉。聽障網路使用者之傳播研究。2002。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楊可凡。網咖使用對青少年的意義研究─傳播樂趣經驗與社會性使用分析。2001。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
- 陳明聰,李天佑,王華沛,賴錦緣,楊惠玲。身心障礙者參與網路化學習的困難及其改善的方式。2001。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
- 陳郁仁。無障礙全球資訊網建置準則之驗證分析。2001。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珍誠譯。 Maria Luisa Palumbo 著。新居住體:電子化的身體與失序的建築。2002。台北:旭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鍾宗仁。文化認知應用於隨身性電子產品之發展模式探討。2002。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