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殘障家長而言,平日要解答子女的學業難題是個大難關,有慈善組織透過賽馬會基金撥款設立「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劃」,讓殘障家長的子女獲得「聰明使者」的學業支援。

 

七歲的華仔讀小二,父母均為聽障人士,父親更因長期疾病要臥床。平日近乎「自說自話」的他,因為功課困難,而父母無法教導,自小已很討厭功課。母親游太透過手語翻譯指,聽障令她不能幫助兒子溫習,兒子也曾因自己的缺陷被同學嘲笑而難過,令她很擔心,但自16年起參加計劃後,看到兒子有進步及改變,除成績進步,性格變得也比以往更和善。

 

一直支援華仔學業的「聰明使者」子康形容,跟華仔一家的相處過程「先苦後甜」。初時華仔會在補習期間因討厭做功課而大叫大嚷,或以「千里傳音」叫鄰居朋友外出到公園玩,令他束手無策。他認為華仔有時情緒頗為壓抑,諒解他是以叫嚷來宣洩情緒。就讀教大中文系的子康嘗試將課堂上的知識學以致用,「後來嘗試用冷卻處理方式應付華仔,令佢明白大叫都唔代表唔使做家課。」

 

子康相信,雖然華仔不算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但因父母均難以和他溝通,因此令他在學業和紀律方面均較同齡孩子稍遜,當中尤以「懶音」問題較為嚴重,但慶幸華仔從來沒有欺負他人或自卑的傾向。

 

子康指相處日久後,華仔對他敞開心扉,與他分享家庭與學校的日常點滴,有時更會充當子康和母親的溝通橋樑,協助只懂簡單手語的子康與母親溝通。他欣慰地表示,看到華仔在短時間內信任自己並在學習上有所進步,除為他和其父母感到高興外,也感到自己的努力獲肯定。

 

負責計劃的項目經理鄭仁傑表示,計劃會繼續招收新家庭,報名家庭只須通過家訪審查,便可以全年200元的價錢參加計劃,希望未來能令更多傷健家庭的小朋友得到合適的學業與成長支援。計劃也設有不同活動供家長與小朋友參加,例如「一人一劇場」工作坊,機構會邀請演員來演繹小朋友與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曾出現過的感受,藉此協助他們認識自己的情緒,從而學習正確的情緒管理方法。

 

記者 羅智堅

 


【minigame】2017瘋暈人物 返工打機唔使擇日
http://bit.ly/2CeWQk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