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語翻譯工作至今,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聾人是不是很容易生氣?」「他們的脾氣好像不太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會,我想大概是因為看到他們在比畫時,雙手在空中揮舞得好用力,臉部表情也有些扭曲,才有此誤會吧。 圖/黃鼻子
文/框框裡的魚
是什麼造成距離
做手語翻譯工作至今,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聾人是不是很容易生氣?」「他們的脾氣好像不太好?」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會,我想大概是因為看到他們在比畫時,雙手在空中揮舞得好用力,臉部表情也有些扭曲,才有此誤會吧。
這個「對聾人常見十大問」排行榜前幾名的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就像我們說話有抑揚頓挫、情緒起伏,聲音會跟著忽大忽小一樣,無聲的語言也正是利用動作和表情來表達語氣強弱。
有人說:「語言的隔閡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為語言代表文化,再依照每個人對其了解程度,於是產生隔閡。
這樣說來,「語言」似乎背負著一種原罪,聽人因為不懂得手語語言,所以和聾人之間有著很大的距離。不過,我倒覺得,聽力正常如你我,不也常在溝通的時候,覺得對方怎麼都「聽不懂」,於是越說越大聲,講得口沫橫飛,不僅加上肢體動作,還爭得面紅耳赤,彷彿兩個人說的是不同國家的話。可是,明明彼此說的是相同語言,拆開來看,每個字也都聽得懂呀。所以,認為是語言造成隔閡,似乎也不盡然正確。
再舉個例子,很多年紀較大的長輩聽力受損退化,子女兒孫要跟他說話、討論事情、請他們來吃飯,都要很用力地大聲說,對方才聽得到、知道要做什麼。如此時間一久,子女兒孫倦了,可能會怪罪老人家,覺得他個性變得孤僻、不愛理人,最後也懶得和他溝通。像這一種距離,非關語言不同所造成,但又真的和聽得到或聽不到有關嗎?
從此岸抵達彼岸
前陣子,聾人朋友報名潛水課程,透過手語翻譯員學習教練所說的學科知識,得以安心和聽人一樣在海裡徜徉。這讓我想到,我有一位擔任潛水教練的朋友,他曾和我分享他某次帶領聾人團員,一開始很擔心自己不會手語,該怎麼引導他們?後來,聾人朋友用手機按出字句問問題,提醒了他還可以用工具輔助,他自己也加上肢體動作,說明下潛之後的注意事項,還有一些動作指令等等。
到了真的下潛時,他原本緊張顧慮的心漸漸放下了--這位朋友發現聾人朋友不僅和聽人團員一樣做對了動作,更意外的收穫是,在海裡喊也沒用(也無法喊叫)的環境中,聾人朋友比聽人更能在海裡即時分享喜悅(因為使用手語,在水下反而較不受限制)。
這些語言或非語言的差異,其實是圍繞著一個核心:能否同理?
就好像一開始提到的,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文化像座獨立的島嶼,對應到聾人和聽人的關係,則如在此岸遙望彼岸。回頭看身為翻譯員的我們,就是一座座橋,可能會因為各自翻譯經驗和能力的不同、詮釋方式和技巧各異、是否謹守專業界線等等影響,而造就每座橋的寬窄、結構實虛不一。在此之下,能做的不過就是在每次的翻譯過程中,盡一己之力,讓雙方都能順利地從此岸到彼岸。
若是我們再靠近一點看,不去區分聾人、聽人,每個人、每顆心都是獨一無二的,真正會悄悄拉出距離的,是與人相處時少了用心去同理。少了同理,那即便使用的是同一種語言,不斷地堆疊積累,終究也成不了橋,到不了彼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