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7-11-08 作者:羅水元 來源:青年報



    聾啞兒童的治療除了在醫院還有什麼途徑?答案是在學校。聾啞兒童通過“融合教育”的方式,經過兩年的訓練,可以100%地開口與正常人交流,90%在訓練後可以同正常兒童一樣接受普通教育。在閔行區啟英幼兒園,正有16位聾啞兒童在8個班裏接受這樣的治療,還有14個孩子在接受前期“個訓”。昨天,亞太地區聾童教育委員會主席鮑瑞美肯定了這一做法。 

  昨日下午,鮑瑞美來到位於閔行區七寶鎮的啟英幼兒園視察,一個個先天性聾啞的兒童正在做著自己的“小家家”。“你好!”鮑瑞美隨機蹲下身子,問候三歲多兒童劉天(化名)。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劉天馬上轉過身來,禮貌地回答:“阿姨好!”隨後,鮑瑞美與劉天進行了四五分鐘的交流。面對鮑瑞美,劉天不但有問必答,還主動拿著玩具向鮑瑞美介紹起來。 

  如果劉天不是戴著像耳機一樣的助聽器與人工耳蝸,僅憑他與鮑瑞美的交流很難發現她是一個一年前連“媽媽”都不會說的先天性聾啞兒童。啟英幼兒園的老師介紹,她正在接受語言培訓,語訓內容包括聽覺、言語、語言等方面。“如果不培訓,即便他們能聽到聲音,也分辨不出聲音的意思”。語訓的重要作用就是不但讓他們能夠辨別語言聲音,還知道怎樣用語言聲音像正常人一樣開口說話。 

  啟英幼兒園採用的語訓是“融合教育”模式。曾獲得過“市金愛心教師”陸雪梅老師介紹,“融合教育”就是在每個正常兒童的幼兒園班裏“安插”兩個聾啞兒童。“這樣聾啞兒童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不會產生自卑感,其他小朋友也不會對他們有特別看法。相反,他們還更容易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而在“融合教育”進行前,老師還要單獨對他們進行一段時間的“個訓”。 

  據鮑瑞美介紹,“融合教育”已經被證明是治療聾啞兒童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對聾啞兒童及時開展矯正工作,只需兩年左右時間,100%能夠像其他正常小朋友一樣說話交流,90%可以進入普通學校上學。 

  閔行區教育局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正加大力度扶持對聾啞兒童的教育與矯正。在國際上,衡量一個地區現代化程度時,聾啞兒童是否也能像正常兒童一樣進入普通學校就學,這一指標的地位已經超過適齡兒童入學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