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口長庚醫院最近和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合作,為6至12歲植入人工電子耳的國小學童,舉辦國語、數學能力會考,結果顯示,一般都能達到平均水準,極少數達到資優標準;醫師認為,愈早裝電子耳,效果愈好。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耳部主任吳哲民說,接受人工電子耳手術的百餘位聽障兒童,除聽力、語言能力大幅改善,經8年多長期追蹤,發現他們比一般聽障兒更易與正常的孩子一同接受正規教育。

他說,人工電子耳的基本理論是在耳蝸內植入電極,越過發育不良或受損的聽覺毛細胞,將聲波轉換為電波,直接刺激聽覺神經再傳至大腦,效果比助聽器好;植入成效有賴聽患者、醫師、家長、聽力檢查師、聽能訓練師的團隊合作,越早接受手術越好,殘存聽力或聽覺神經的功能愈好,效果越好,6歲前植入效益最佳。

他說,先天性聽障兒在術後接受1至2年聽覺口語訓練後,多數有很大進步;成年人學話後的聽障,在開頻後的3個月即有顯著聽覺效果;隨著科技進步和特殊療育課程,聽損兒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說學逗唱都能樣樣來;所需費用將近80萬元,政府有補助,一般戶20萬元,中低收入戶40萬元,低收入戶60萬元。

3歲以前的「小宇」生活在無聲世界,2歲時植入人工電子耳,媽媽也接受聽覺口語法療育課程,經過5年,「小宇」的聽力和語言能力和同齡孩童相當。念小3的「禹蕊」1歲半就接受手術,媽媽辭去工作陪她做聽覺口語訓練,目前她的課業常名列前茅,媽媽喜樂心情全寫在臉上。



【2008/12/02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娜手語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